全反式视黄酸通过RARγ蛋白调控PPARγ2蛋白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448681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抑制大鼠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视黄酸核受体γ(RARγ)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2(PPARγ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调控的机制。  方法:  取18d左右的SD幼鼠,经体外分离、培养、再成脂诱导rBMSCs。成脂分化诱导液中,分别加入0.5、1.0μmol/L atRA持续作用15d后,取六孔板细胞提取RNA,Real-time PCR检测三个处理组(0、0.5、1.0μmol/L atRA)细胞的RARγ、C/EBPα、PPARγ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加入1.0、5.0μmol/L atRA持续作用15d,取六孔板细胞提取总蛋白,Western-blot检测三个处理组(0、1.0、5.0μmol/L atRA)细胞 RARγ、C/EBPα、PPARγ2的蛋白表达水平。重组腺病毒过表达RARγ(over-RARγ)、沉默RARγ(si-RARγ)分别感染BMSCs,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检测RARγ、C/EBPα、PPARγ2的mRNA及蛋白水平。Co-IP检测1.0μmol/L at-RA持续成脂诱导BMSCs15d后,取两处理组培养皿细胞,按照相关步骤,提取蛋白,Western-blot免疫印迹显示结果,明确RARγ与PPARγ2两者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  结果:  (1)视黄酸信号通路RARγ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显示:在诱导15d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加入0.5、1.0μmol/L atRA后,RARγ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01),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诱导15d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加入1.0、5.0μmol/L atRA后,RARγ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01),同样也呈浓度依赖性。过表达RARγ组:RARγmRNA和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沉默RARγ组:RARγ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2)成脂信号通路PPARγ2及C/EBPα的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显示:在诱导15d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加入0.5、1.0μmol/L atRA后,PPARγ2、C/EBPα表达明显降低(P<0.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诱导15d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加入1.0、5.0μmol/L atRA后,PPARγ2、C/EBPα表达明显降低(P<0.001)。过表达RARγ组:PPARγ2、C/EBPα mRNA和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沉默RARγ组:PPARγ2、C/EBPα却无明显变化。  (3)免疫共沉淀(Co-IP)结果提示:RARγ与PPARγ2蛋白之间有蛋白-蛋白作用,可能形成复合物,未发现其与RARE(视黄酸反应元件)相结合证据。  结论:  (1)atRA抑制rBMSCs成脂分化,是通过激活视黄酸信号通路RARγ而实现的;  (2)RARγ下调成脂分化通路PPARγ2、C/EBPα表达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下游的PPARγ2蛋白而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
第一部分下颌骨发育不良伴A型脂肪代谢障碍先证者的临床特征及突变位点筛查目的:了解临床拟诊为早老症的两名患儿临床特征,筛查可能的突变位点。方法:全面了解患儿病史,详细体
研究背景:氯吡格雷是不可逆性P2Y12受体拮抗剂,通过肝细胞P450活化并产生抗血小板作用,其中最重要的转化酶是CYP3A4、CYP2C19。而脂溶性他汀类主要的代谢酶是CYP3A4,大部分P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