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生物样品多重标记检测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zh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肿瘤微环境领域,能在同一张组织样本上获得不同的细胞表型,并得到其空间位置信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不同荧光探针间的光谱混叠使得难以同时标记检测不同表型的细胞,而样本的重复洗脱标记会使得样本受损,无法准确检测。高光谱显微成像技术有效的结合了显微成像技术和光谱检测技术,显微成像技术用于获取样本形态信息,光谱检测技术主要获取组织样本单点的一定范围的光谱信息,二者的结合能够同时获取生物样本的形态信息和光谱信息。形态信息可以有效获取细胞的空间分布,而光谱信息能够有效解决光谱混叠以及自发荧光干扰,实现组织样本上不同细胞表型获取。本文将棱镜-光栅分光技术、显微成像技术、自动对焦技术和多重荧光标记技术相结合,搭建了全自动推扫式高光谱显微成像系统,以实现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系统以尼康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为主体进行设计,采用棱镜-光栅元件进行分光,利用高精度二维电动运动平台进行推扫,同时结合电动调焦组件完成对焦,成像在高灵敏SCMOS相机上。硬件系统搭建后,基于Labview开发软件编写了高光谱显微成像控制软件,包括二维运动平台高精度运动的控制,电动调焦系统进行自动调焦控制,相机成像控制。调整相机的位置,校准平台的运动速度,使相机、分光系统以及二维运动平台共同工作,获取目标样本的推扫图像,对图像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对图像进行清晰度评价,选择适合系统的清晰度评价函数对空间分辨率进行测试,对光谱进行标定,完成系统的性能测试。系统光谱范围为420-800nm,光谱采样率2.06nm,光谱分辨率均值优于3.5nm,空间分辨率优于0.87μm。同时,针对推扫式高光谱显微成像系统中难以自动对焦的问题,采用被动对焦和主动对焦的方式进行实验。从成像清晰度、成像速度和系统复杂度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两种对焦方法的优劣,解决了高光谱显微成像系统中无法实现对焦的难题,实现了生物样本在40倍物镜下3.25mm×3.25mm大视场成像。最后,以单色激光激发的4色量子点标记病理切片为研究对象,进行多重荧光标记成像,并对混合信号进行光谱解混。结果表明高光谱显微成像系统可以消除荧光光谱重叠的干扰,同时可以有效的检测多重荧光标记,有望实现在同一张组织样本上同时获取不同细胞表型和空间位置信息,为肿瘤微环境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光电跟瞄转台对目标光束快速、稳定及精确地对准、捕获、跟踪(Point、Acquisition and Tracking,PAT)是空间激光通信建链的重要前提,星间激光系统有着通信链路长、激光束散角小的特点,且通信终端均为慢速运动系统,其低速性能受摩擦干扰、电机波动力矩以及量化环节影响等因素影响较大,稳定链路难以维持。本文以轻小型化的库德式激光通信跟瞄转台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摩擦干扰的影响,探究其对
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在材料、军事、通讯、信息存储与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热透镜效应导致的光束质量恶化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为了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让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得到不断的应用与开发,抑制半导体激光器的热透镜效应对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远场发散角的影响是本论文的重点研究方向。围绕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波导热透镜效应的改善,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根据半导
陀螺稳定平台作为伺服控制系统的基石,它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坦克、运载火箭以及飞行器等高科技领域中。随着国防以及民用对稳定平台系统的响应速度、跟踪精度和抗扰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PID控制算法不能满足控制性能的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陀螺稳定平台的先进控制算法。本文以两轴四框架陀螺稳定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平台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抗扰能力为目标来进行控制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稳定平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