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针对山西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走访山西省所有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很多问题进行询证研究,力求客观、清晰的认识目前山西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情况,通过了解山西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性别结构、学生来源、学生对幼儿体育的认知和情感,分析学生个体对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并从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等具体的培养途径,发现当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五种体育教学能力的自评结果,找出影响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最后为山西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对策性建议,为下一步建立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和评价指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表明: (1)山西省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仅有五所,分别为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大同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和忻州师范学院,在被调查的208名学生中,女生与男生的性别比例非常悬殊(25:1)。被调查的学生对幼儿体育教育的认同感很强,但是他们本身对于体育运动或教授幼儿体育课程的情感一般,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 (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课程开设和教材选用,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各有异同,而在教材选用上都大致相同;体育教学内容,各高校施教的体育教学内容各不相同,同所院校的学生习得的体育技能也有所区别;体育考核内容与方法,四所高校在专业课程方面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基本相同,都是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理论考试想结合的综合评定方式,只是两方面所占的比例略有不同。 (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教学能力的自评情况如下:各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五种体育教学能力的自评结果大致相同,认为其能力水平处于一般的学生占大多数;各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同一项能力的自评结果略有不同;从学生的能力自评结果中,发现他们的示范讲解能力优于其他五项能力,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是六项能力中最差的一项;忻州师范学院和太原师范学院的学生认为其体育游戏创编能力较好,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两所院校。 (4)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教学能力中主要出现以下问题:现有教材和课程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实践教育不够,缺少经验获得;学生对自身体育教学能力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落后。 (5)学生的知识结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师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以及教学环境因素都可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6)提出的建议:学前教育专业应拓宽招生渠道并调整学生性别结构;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和体育考核方法;注重学生教学实践和演练;国家应加大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