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随着对电针镇痛机制的深入研究,电针镇痛和电针麻醉的应用日渐广泛。目前对电针镇痛的神经通路和神经递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初步揭示了电针镇痛的机理。但是对电针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对电针镇痛机制的深入研究,电针镇痛和电针麻醉的应用日渐广泛。目前对电针镇痛的神经通路和神经递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初步揭示了电针镇痛的机理。但是对电针镇痛效果的监测和评价的研究还较少。通常在各种实验中以血液或脑脊液生化指标(如内源性阿片肽等)来评价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操作较复杂;而临床上以病人的自我评估为主,或通过行为评估来判断疼痛程度或镇痛效果,缺乏客观性。尤其对电针麻醉的病人,在镇静的情况下,无法获取其主观感觉或对其行为加以观察;加之电针适应现象的存在,不能及时准确地评价镇痛效果,及时调整电针参数,达到持续镇痛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对电针镇痛评估系统进行研究,寻找方便快速的评估方法。本研究分析了急性疼痛刺激和电针镇痛后机体生理指标(血压、心率、心率变异性和皮肤电阻)和血清生化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亮脑啡肽和β-内啡肽)各自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采用生理指标来即时监测疼痛程度及镇痛效果的可行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如何调整电针参数,达到最佳电针镇痛效果打下基础。
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疼痛刺激组”和“针刺镇痛组”。“疼痛刺激组”依次以10Hz、20Hz、30Hz的电刺激来模拟急性疼痛刺激,每个频率的电刺激均持续1分钟。电刺激前及每次电刺激后即刻记录生理指标值,并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针刺镇痛组”先在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15分钟,再进行与“疼痛刺激组”一样的实验步骤。
结果:(1)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提高“针刺镇痛组”受试者的痛阈;(2)“针刺镇痛组”在电针足三里穴后,其血清肾上腺素、亮脑啡肽和β-内啡肽含量和“疼痛刺激组”相比(此时两组均未开始电模拟疼痛刺激)均升高,其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异性和皮肤电阻值与“疼痛刺激组”相比均变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在三个频率的电模拟疼痛刺激前后,各自的生理和生化指标都有显著变化,且“针刺镇痛组”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小于“疼痛刺激组”相应频率电疼痛刺激下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但是β-内啡肽在20Hz及30Hz电模拟疼痛刺激前后的变化幅度、平均动脉压在20Hz电模拟疼痛刺激前后的变化幅度,“针刺镇痛组”略大于“疼痛刺激组”);(4)两组各自的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5(皮肤电阻为负相关,其余均为正相关),其中心率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系数最高,心率变异性其次,平均动脉压再次,皮肤电阻最小。
结论: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在反映疼痛的程度上有一定的规律。用生理指标来即时监测疼痛程度和电针镇痛效果是可行的。但是生理指标的变化如何指导电针参数的调整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实现持续镇痛还有待近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中教材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最后通过让学生动手尝试建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关键词: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教材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最后通过让学生动手尝试建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教学
摘 要:在目前的高中学习阶段,物理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高中生所学的物理知识和进行的思维训练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物理课程的相关知识较为枯燥,计算过程也较为复杂。因此,立足于目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情况,如何提起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何改善自身状态,是高中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如何培养高中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行了探讨,以此来提高高中生物理课程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
摘 要:随着素质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如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也是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趣味性教学思路不仅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从更为多元化的角度理解物理知识,为了强化教师趣味性的教学思路,本文对初中物理的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阶段的物理内容偏向于入门化,所以学生学习
摘 要:守恒法在高中化学的解答方法中属于一种基本的方法。它表示着化学物质完成反应之后,它的反应物以及生成物总是满足守恒定律。高中生应该学会熟練地运用化学守恒法,这样就能够在解答化学的过程中找到简单合适的方法。本文笔者将利用经典的例题来对高中化学解答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守恒法;例题 一、 引言 从化学方面来看,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却永久保持着一个定律:守恒定律
摘 要:中学化学过度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其会使学生形成厌学、逆反现象,进而促使学生科学素养不高。从当前中学化学教学能够看出,存在过度情况,究其原因,是受到以往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的影响。新时期下,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本文着重分析中学化学过度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中学化学过度教学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过度;中学化学教学;问题 一、 中学化学过度教学的问题 (一) 过度的课堂 中学
摘 要:为了提高初中學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校对学生们学习物理时进行有效性教学,通过“先学后教”;开设趣味物理实验;以及开展趣味课堂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更有效的去学习物理知识。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先学后教;物理实验;趣味课堂 一、 前言 目前国内的基础教育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上课时教师讲解知识点仅在黑板
研究目的探讨人胎盘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的表达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产科收治的22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