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内蒙古退化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进行连续三年施氮肥、磷肥、钾肥及其配施的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退化荒漠草原恢复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2011年~2013年各处理的土壤氮矿化速率、土壤主要肥力要素及植被特征,结果表明:(1)氮肥、磷肥和氮磷肥配施都显著提高了荒漠草原生长季(7、8、9月)的氮矿化速率(NP>N10>N5>P>N2.5>CK)。(2)氮肥、氮磷肥和氮磷钾肥配施可以提高荒漠草原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磷肥、磷钾肥、氮磷肥和氮磷钾肥配施对于增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有积极作用;钾肥、氮钾肥和氮磷钾肥配施能显著增加土壤全钾与速效钾的含量。(3)氮肥、氮磷肥和氮磷钾肥配施处理,显著增加植物群落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比对照处理高,但不显著。(4)施肥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植物高度,其中氮磷钾配施能有效提高荒漠草原植物高度;氮磷肥配施显著提高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菊科、藜科植物尤为明显;氮钾肥配施显著提高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氮肥的连续施用显著降低植物群落凋落物量。(5)两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施肥第一年,土壤氮矿化速率与土壤全氮以及速效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施肥第二年,土壤氮矿化速率则与土壤全氮以及有机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磷含量对土壤氮矿化速率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