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斋文化与文学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斋作为宋代士人读书、赏玩、宴饮之地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他们修心养性之地。书斋的建造,使宋代士人能够将官员、文人、隐士等多重身份统一在一起,并且解决了仕与隐、宦与学的矛盾。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宋人对书斋的建造、装饰及使用,展现他们的书斋生活、审美品味及道德理想,揭示书斋与宋代文学创作的相互关系。本文分为以下几个章节:引言部分,首先对书斋进行界定,其次揭示了宋代书斋文化的形成,以及两宋书斋文化的差异。第一章,结合诗文和绘画,对书斋的形制进行考证,形象展示了宋代书斋的样式、尺寸和造价。其次通过书斋的选址,展示了宋代士人对于“大隐”、“中隐”、“小隐”三种不同的生存模式的选择。第二章,介绍了书斋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的设计。通过内、外营造,宋代士人其实将书斋建造成了充满象征意味的精神领域,书斋使士人们用极小的物理空间换取了更为广阔的审美之域,以及悠然自得的精神园地。通过妙造自然,士人们将内心的自然与外部的自然达到统一,真正做到了隐于心,即达到了妙会自然的境界。而器物、盆栽的选择,正是宋代士人精致高雅、仁人爱物的展现。极为突出的是,宋人在书斋里悬挂自己的写真,反映了他们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珍视。第三章,以斋记文、独坐书斋诗、斋规、家训为分析对象,展示了书斋生活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以及两宋士人的心态变化。
其他文献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目前内蒙古正在重点建设包括呼伦贝尔在内的三大煤炭基地。然而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挖掘,在带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同时,却造成了不容忽视
司空图审美趣味观在《二十四诗品》中得到充分而集中的体现与表达。《二十四诗品》是一部以诗体形式就诗歌审美意趣、意境进行理论探讨的艺术结晶。《二十四诗品》所呈现的审
在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体系中,“远”是一个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却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学评论范畴,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批评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远”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把握
《楚辞》自诞生以来就有文学批评出现,对《楚辞》的文学批评研究是中国古老的学术研究,历代文人对楚辞学的接受和批评主要是通过《楚辞》注本的形式展开,不同时期的《楚辞》
图文互文法自进入文学研究领域以来,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学术界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图文互文著作也日益重视,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忧虑的地方。一方面,
蒋和森是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红学家之一,他主要从文学立场出发研究《红楼梦》,着重对《红楼梦》的人物和艺术进行探析。蒋和森的研究风格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作家特征,他
論文以《四部叢刊》影印張燮《幽憂子集》爲底本,對盧照鄰的詩文進行彙校彙注。涉及的校注本主要爲任國緒《盧照鄰集編年箋注》、李雲逸《盧照鄰集校注》和祝尚書《盧照鄰集
“人性”是乔叶创作的基石,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冲突对传统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道德沦丧与人性异化,乔叶深感自己肩上的道德责任感,坚持“写作要从人性出发”,意欲
目的报告8例46,XY女性性反转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性反转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技术对8例社会性别为女性、因原发性闭经就诊的性发育异常患者进行染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推进,目前我国居民已逐渐形成以小区为主体的居住环境。小区一词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按照楼宇规模、街道位置所划分的居住群体,包括一整套的人们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