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员工薪酬满意度及影响研究——基于薪酬感知角度的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不仅肩负着大众化客运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我国货运运输体系的中流砥柱,具有能源消耗低、安全性高、运输量大、污染少、受气候影响小等众多优势。在过去的十年,随着高铁项目的推进以及铁路体制的改革,我国铁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为国家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我国铁路公司近年来侧重“硬件”的升级与建设,在一定成程度上忽略铁路局“软实力”的建设。特别是2013年政企分离之后,铁路企业仍以沿用从前薪酬制度为主,致使铁路系统内薪酬激励制度与办法明显落后于铁路总公司其他项目的发展,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存在短板。另外,铁路企业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妥善处理好运输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也对铁路企业薪酬改革带来挑战。因此,本研究以铁路局为基础,侧重于分析铁路员工薪酬激励的内在机制,以期为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基础,为指导铁路局员工薪酬改革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将铁路局薪酬进行分类,分为一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绩效工资四类,并构建四类工资满意度到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直接激励效应模型,用于揭示从薪酬满意度到薪酬激励效果的直接影响。另外,提出了薪酬感知的概念,并以薪酬感知为中间变量,构建从四类工资满意度到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间接激励效应模型,用于揭示铁路局员工在薪酬激励过程中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其自身对薪酬感知的制约与影响。根据直接与间接模型,建立能够反映铁路局薪酬激励内在机制的双重路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回收研究数据。在通过SPSS与Amos等软件进行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证明了铁路局薪酬激励过程中存在直接与间接双重路径,且相比于从薪酬满意度到积极性的直接路径,通过薪酬感知的间接路径不仅对薪酬激励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还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同时也指出并非所有种类的薪酬都具有直接激励作用。如在铁路企业,就无法通过调整一般工资与津贴补贴直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在综合考虑直接于间接影响后,不难发现奖金与绩效工资等可变薪酬要比一般工资与津贴补贴等固定薪酬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因此,对铁路局未来薪酬改革提出以下两点建议。首先,需要加强对薪酬激励双路径的建设,特别是通过薪酬沟通、交流等手段增强员工对薪酬的感知,从而强化间接路径的建设。另外,为实现薪酬激励的针对性,还需要根据不同种类薪酬的特性设置差异化的方针政策。
其他文献
针对人工蜂群(ABC)算法开发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分别提出适用于雇佣蜂和观察蜂阶段的搜索方程,其中前者用到精英解、随机选择个体及其邻域的有益信息,后者用到群体最优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9.8%,综合国力由弱到强,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小康,国家和人民对健康保障需求日益增强,而2002年SARS的暴发是疫苗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催化剂.一类疫苗品种增多、利润下降,二类疫苗迅速崛起,多联、多价疫苗和新型疫苗点燃新的希望。
古人有云:“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饮,多则无益;米粟万种,仅三餐裹腹,无欲为高。”无独有偶,举国上下,大兴宗旨教育之际,笔者身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当一日三省吾身,叩问自己的心
蔡雯在《中国记者》2007年第4期撰文认为,当传统媒体实现数字化转型,变为多媒体集团中的一分子,并且这一集团又是以媒介互动与融 Cai Wen in the “Chinese Journalist” 20
改革开放以来,重污染行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采矿业作为我国重污染行业的一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急功近利的经济理念下,传统经济发展
生物神经系统一直以来被作为机器人控制器的研究灵感之一,人们试图借用以生物为启发的控制模型来控制外部设备,使得其能达到类似生物般的运动效果.鉴于此,以一种模拟大脑皮层
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充满兴趣去学习,肯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了论述。 The importanc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If
标志、徽标、商标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标志图形背后所凝聚和体现的是品牌价值,它承载着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但标志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已经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
学位
本文中,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在氨知识教学中,应注重的六个问题,并以这六个问题为切入点,进一步阐释了,对“氨”知识教学采用的相应方法。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