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内河枢纽的建设以往经常以防洪、发电等效益为主,航运效益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内河航运的需求日益强烈。航道渠化是改善内河航运条件,从根本上提升航道等级的重要措施,但在枢纽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通航建筑物往往无法得到最优化布置,从而导致在运营中近坝段航道的通航条件无法满足船舶安全过闸要求。因此,通过研究优化枢纽工程通航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定床物理模型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桂平航运枢纽为例,开展二线船闸设计方案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研究,提出了桂平二线船闸平面布置推荐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船闸上下游口门区的双向通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船闸上游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较好,基本能够满足船舶航行要求,适当缩短一线二线船闸之间隔流堤长度对于进入一线船闸船舶比较有利;船闸下游口门区位于弯道河段,当下游黔江无顶托影响时,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较差,通过整治措施对比试验得出顺向导流墩方案对于改善下游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导流墩优化试验,提出了船闸总体布置推荐方案。  通过多组流量级条件下通航水流条件试验和船模航行试验研究可知推荐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下游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问题。该方案对口门区航道内的水流有着很好的调整作用,特别对减弱斜流和回流强度的作用明显;在正常来流及汇流条件下,推荐方案能够满足设计船舶安全进出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的要求,也能够满足一、二线船闸进出船队在口门区航道内的双向通航安全要求。
其他文献
土石坝是现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坝型,其事故的发生多是由于渗漏破坏引起的。土石坝的渗流场是由饱和区和非饱和区组成的统一体,过去进行渗流场模拟时只考虑了饱和区的渗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散发较强烈,使得水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弧形钢闸门由于构造特点而具有的独特优点,使其成为我国水工结构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门型。由主梁和支臂组成的主框架是弧形钢闸门面板-梁格-主梁-支臂-支铰传力结构的核心部分
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是水利水电施工中是不容忽视的技术难题。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通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洞室群中各通路的风流方向的判断、风量的分配、通风参数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