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碱渣加固软土的试验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及滨海区域,由于具有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透水性低、触变性和蠕变性等不良物理力学特征,在此区域进行工程建设或者修筑道路,对土体进行处理是一项很有必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在实际工程中,通常利用水泥作为外加剂进行土体的加固来改变原有不良的性质。而为了减轻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水泥中掺入部分碱渣,除了可以明显提高土体的性能,还可以解决碱渣的堆放及污染问题。为了研究水泥碱渣加固土体的工程性能,本文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得到土体的一些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然后对不同水泥碱渣掺入比的土样进行7d、28d、60d和90d的标准养护,随后对试样进行0次、3次、5次、10次和20次干湿循环并对循环后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干湿循环0次的压缩试验。土体的微观结构影响了土体力学特性的宏观表现,本文选取了所选最优水泥碱渣掺入比,即外加剂总掺量为15%,水泥碱渣掺入比为7:3时的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试验对水泥碱渣土的结构形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水泥碱渣比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不同,强度随着碱渣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根据试验结果,选取水泥稳定土和工业废渣稳定土作为路面基层填料的最优比例。(2)压缩性随着水泥碱渣掺入比的增加和养护龄期的增加而降低;当外加剂总掺量15%,水泥碱渣掺入比为7:3时,土体养护到7d后降为低压缩性土,外加剂总掺量15%,水泥碱渣掺入比为0:10时,养护7d降为中压缩性土,掺入外加剂明显降低了土体的压缩性。(3)在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试样呈现出了较一致的规律,即在干湿循环的前期,强度呈现出了增大的趋势,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进行,强度逐渐减小。但是,干湿循环3次、5次、10次以及20次所选最优比例均能满足规范中对路面基层填料强度的要求。(4)利用XRD、SEM及MIP试验分析技术对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发现CSH、CAH以及CASH等水化凝胶体大量分布于固化后的土体中,并填充了一部分孔隙,也使土团粒胶结在一块。从而使试样的强度增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不断增加,土体出现结构松散,水化产物减少的情况;水化产物以及孔径的变化与土体宏观性质的改变相互印证。
其他文献
国外对于临近进港航道建设的泊位,在进行系缆系统设计时,非常重视航道中航行船舶的船行波对系泊船的作用力及力矩,但我国的设计规范中尚缺少相关内容的规定。介绍一种计算船
本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对绿色住区环境含义的理解入手,简单地阐述了影响住区环境个性化设计的主要因素,试图正确引导人们对个性化绿色住区环境的追求。
教育部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今后要逐步由三年转向两年.学制缩短给各高职院校办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的课程结构、课程选择等教学环节将面临新的问题,过去存在的办学模式
本文结合青岛某油品罐区工程地基处理工程实例,通过两个试验区检测结果对比,确定大面积施工工艺,使地基处理达到最佳效果,也可为类似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05年12月5日,在世界顶级时装品牌云集的北京东方广场,首次出现8个国产荣耀服装品牌同台亮相的身影,令人瞩目的“光耀东方——中国服装荣誉品牌联展”活动正式由此拉开帷幕。  “以中国品牌为荣”,在这个充满民族自豪感的理念驱使下,中国服装协会携手首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获奖品牌,共邀国内外人士踏上中国服装品牌的极致之旅:这场“光耀东方”服装展示首次创新性地打破了单一品牌的隔膜,将8大品牌做了一次
基于知识工程理论和专家系统,综合运用多领域仿真、交互式用户界面、虚拟现实和数据库等技术,构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数字化设计研发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参数化驱动的三维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