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数学课堂教学变成师生相互交流、研讨的过程。不断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加强师生间互动的过程中发现,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被动接受、效率低下的现象。学生能力没有能得到充分提高和发展。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大幅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接受知识能力,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实现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根本转变,这是本文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我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外各类有效教学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探寻本论题的解决办法。对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后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去研究:①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不是得到充分发展?新知识的获得是教师的“灌入”还是学生经过自主探索而得到的?②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教师与学生是不是建立了平等、和谐的相互关系?③教师是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且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很有效?④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不是有效,是不是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不是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对于以上问题,我从四个方面对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第一,自主探索的有效性,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的能力;我们要改善提问策略,要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题型。第二,师生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观察发现、生活实践和信息技术等教学方式来实现有效教学;第四,教学目标和设计的有效性,必须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把有效性教学策略运用到实践当中,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三个典型案例,分析了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