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547761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龄“托管儿童”的出现,顺应了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现代家庭功能变迁的趋势,学龄儿童托管的蓬勃发展,也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在儿童被托管的过程中,托管主体、家庭和同辈群体等社会化主体的不当操作,对“托管儿童”的社会化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出现各种偏差。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重要他人的情感支持弱化而导致儿童的性格偏差,家长参与亲子互动的主体性不强、亲子互动双方关注焦点的分散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双方情感卷入的淡化,造成亲子情感互动未能有效地为儿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导致儿童性格消极自卑、敏感多疑。其次是由于学业辅导责任的转移和承接不力而导致儿童学业不良,一方面,家长将原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学业辅导责任向他者转移,消极参与子女的学习生活,对子女的学业关注不足,另一方面,托管主体所具备的教学条件,不足以有效承担儿童的学业辅导重任,在家长关注不足与托管主体承接不力的共同影响下,“托管儿童”在学业上出现成绩落后、习惯不良和态度消极等问题。最后是由于社会规范文化传递不畅而导致的儿童行为失范,家庭规范教育的欠缺与托管主体规范教育的不足,阻碍了儿童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和内化,“托管儿童”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行为。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从纠正“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和提供优质社会化教育两个方面,提出构建以家庭为关键、以托管主体为重点、以学校为辅助和以政府为保障的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的支持体系,以期为这些儿童创造更好的社会化教育环境。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促进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以可视化的形式把知识和图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ERP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将ERP系统与行业特色相结合,使ERP更好地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是本文探讨的方向。文章从ERP的发展历程着手,结合ERP在财务管理中的一般应用,分
在大数据时代,需要考虑的第一要务是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大数据给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同时还需要考虑信息泄露的问题。推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数据带来的信息过载问题,而差分隐私技术则可以达到信息保护的目的。本文设计了差分隐私保护的K-means聚类算法,它利用差分隐私技术解决K-means聚类中用户隐私泄露的问题。此外,将差分隐私保护的K-means聚类算法与RBM算法结合设计出推荐系统,解决大数据时代
目的对近几年肉苁蓉保健品专利进行整理与分析。方法收集近几年肉苁蓉保健品专利信息,从专利年度发展概况、申请人、技术领域、剂型、功效、药物配伍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正> 有些商业企业的财务部门不按规定做帐,将商品购进时外单位给的"回扣",记入"其他应付款"帐户,作为按月均衡利润的随意帐户。这样做是不妥的,是《国营商业会计制度》所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