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电厂火电机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与之配套的冷却塔体型也越来越大。然而,在高烈度区超大型冷却塔结构难以满足抗震设防的需要。本文将叠层橡胶基础隔震技术应用于超大型冷却塔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模拟并对比分析了隔震和非隔震冷却塔结构在自重、风荷载、温度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某一超大型冷却塔结构采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进行了基础隔震设计。根据规范中隔震设计简化计算方法初步确定了隔震支座特性参数及布置方案,并基于SAP2000选择合适的数值模拟方法。根据规范规定的荷载效应组合对隔震与非隔震冷却塔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隔震支座的选取和布置的正确性以及隔震技术应用于超大型冷却塔结构的可行性,同时说明了隔震措施明显减小了冷却塔结构在不同荷载及其相应效应组合下的内力反应。按照现行规范规定的隔震分析方法,选用7组地震加速度记录三向输入,分别对隔震与非隔震冷却塔结构进行了8度(0.2g)设防对应的小震、中震和大震时一致地震加速度激励时程反应对比分析。说明了采用隔震措施可显著降低X支柱内力、塔筒主应力和基底剪力反应;隔震后上部结构即使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仍然不会破坏;竖向地震动作用效应不可忽视。考虑行波效应,选取3条单向地震加速度记录,以III类场地8度(0.2g)抗震设防超大型冷却塔结构为例,分别按200m/s、400m/s和600m/s视波速,对隔震和非隔震冷却塔结构进行了小震、中震和大震时非一致地震位移激励时程反应分析。发现考虑行波效应后,隔震与非隔震冷却塔结构内力都有所增大,而X支柱扭矩增大最为明显。行波效应对非隔震冷却塔结构内力反应影响显著,然而对隔震冷却塔结构影响较小。综合考虑行波效应,对X型支柱地震反应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隔震与非隔震冷却塔结构的扭转位移和基底剪力时程,说明了冷却塔结构在非一致地震激励时会发生明显扭转并产生较大基底扭矩,并发现各支墩相对变形使非隔震冷却塔X支柱扭矩显著增大,而隔震冷却塔X支柱扭矩增大是由于结构扭转振动导致的。采用隔震措施明显减小了各支墩的相对变形和X支柱的扭矩,并显著地减小了非一致地震激励下扭转效应对结构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