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SSR)对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CIDP)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诊治的CIDP患者29例,排除中枢或其他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以及任何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疾病。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SSR测定及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utonomic symptom profile, ASP)评定。结果:1.病例组SSR异常率(75.8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SR异常率(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SSR波幅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潜伏期无显著延长(p>0.05)。3.病例组上、下肢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ASP评分(25.35分)及评分异常率(65.5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评分(12.58分)及评分异常率(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病例组SSR异常率(75.86%)及ASP评分异常率(65.52%)与临床自主神经症状出现率(31.03%)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SSR异常率与ASP评分异常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9例CIDP患者中临床表现有自主神经症状亚组SSR异常率(100.00%)与无自主神经症状亚组SSR异常率(6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具有相关性(p<0.05)。有自主神经症状亚组ASP评分异常率(77.78%)与无自主神经症状亚组ASP评分异常率(6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无相关性(p>0.05)。7.CIDP患者的SSR结果与运动末端潜伏期、运动传导波幅及F波潜伏期均无相关性。8.CIDP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与SSR结果无相关性。9.病程不少于12个月的CIDP患者与少于12个月的患者比较,两者上下肢的SSR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SR能灵敏地检测出CIDP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2.SSR的异常率与CIDP患者临床自主神经症状的出现率高度相关,且可以客观量化,SSR可以成为一个临床上早期检测CIDP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可靠电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