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奥尔夫音乐干预对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能力、语言能力、情绪行为问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为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的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6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听力语言康复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8例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康复教育课程,干预组儿童在常规康复教育课程的基础加上每周2次,每次30分钟、为期6个月的奥尔夫音乐干预课程。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干预4个月、干预6个月后,采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评估标准及方法》、《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评估标准及方法》、《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儿童听觉能力、语言能力、情绪行为问题进行评估,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量表)》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儿童各评价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4人参与本研究,干预组33人(脱落1人),对照组31人(脱落3人)。1.听觉能力1.1广义估计方程比较干预前、干预2、4、6个月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结果显示听觉能力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听觉能力得分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在干预2、4、6个月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听觉能力各时间点(T0、T2、T4、T6)得分的时间比较显示,干预前得分低于干预2、4、6个月,干预2个月得分低于干预4、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4个月与干预6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2.语言能力2.1广义估计方程比较干预前、干预2、4、6个月听障儿童语言能力的结果显示,语言能力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语言能力组间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语言能力得分在干预2、4、6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语言能力各时间点(T0、T2、T4、T6)得分的时间比较显示,干预前得分低于干预2、4、6个月,干预2、4个月得分低于干预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2个月得分与干预4个月无统计意义(P>0.05)。3.情绪行为问题3.1 SDQ各维度得分比较3.1.1广义估计方程比较干预前、干预2、4、6个月听障儿童SDQ各维度得分,困难总分、情绪症状、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的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行问题的组间、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动/注意缺陷的组间、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3.1.2 SDQ各维度得分组间比较显示,困难总分、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维度干预组在干预2、4、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症状维度干预4、6个月干预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3 SDQ各维度各时间点(T0、T2、T4、T6)得分的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前困难总分、多动/注意缺陷维度得分高于干预2、4、6个月,干预前情绪症状维度得分高于干预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 SDQ各维度检出率比较3.2.1广义估计方程比较SDQ各维度检出率结果显示,情绪症状的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困难总分检出率的组间、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品行问题检出率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动/注意缺陷的时间、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关系及亲社会行为的组间、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2对困难总分及情绪症状、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检出率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困难总分检出率干预组在干预2个月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09,P<0.05),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干预组检出率在干预2、4、6个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社会适应能力干预前两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总标准分、总粗分及各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总标准分、总粗分、交往、作业、自我管理、运动能力维度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参加集体活动和独立生活能力维度得分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奥尔夫音乐干预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的听觉、语言能力。2.奥尔夫音乐干预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的情绪与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学龄前听障儿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