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多项式系统解的性态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etyo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分系统的分支理论是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依赖于参数的向量场的全局轨线拓扑结构随参数变化的规律.就平面向量场的分支理论而言,对于极限环分支的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在1900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D.Hilbert提出的著名的“23个数学问题”,其中第16个问题,就是是研究对全体n次实多项式Pn(x,y)和Qn(x,y),系统(.x)=Pn(x,y),(.y)=Qn(x,y)的解的几何性态.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已与分支理论相结合.有许多数学家致力于研究Hilbert第16问题或1977年由V.I.Arnold提出的它的弱化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即使对于二次Hamilton扰动系统仍没解决.弱化的Hilbert第16问题,就是确定Abel积分的零点个数.它将平面Hamilton向量场在多项式扰动下分支出的极限环个数的最小上界归结于相应的Abel积分I(h)在其紧分支∑中孤立零点的个数(计重数)的最小上界.但因为人们对高次方程求解的困难,因此,对Abel积分零点个数的求解举步维艰,所以对弱Hilbert第16问题的研究仍然是当今的热门课题之一.   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两方面内容,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是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上,运用Picard-Fuchs方程法和Riccati方程法研究了一类具有双中心的二次可逆系统{(.X)=-XY,(.Y)=-3/2Y2+1/25X2-1/25.在任意n次多项式扰动下的Abel积分的孤立零点个数的上界问题,得到了当n≥4,该系统的Abel积分I(h)的零点个数不超过14n+18,(n≥4).   第二部分运用反射函数理论研究了二次多项式系统{(.x)=a1(t)x+a2(t)y+a3(t)x2+a4(t)xy+a5(t)y2=P(t,x,y),(.y)=b1(t)x+b2(t)y+b3(t)x2+b4(t)xy+b5(t)y2=Q(t,x,y).为简单系统时所具有的反射函数结构形式,给出了以这样结构函数为反射函数的充分条件,同时也探讨了当二次系统为周期系统时的Poincaré映射及其周期解的性态,并给出例子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周期解为解决一些复杂的微分方程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突破口,因此本文主要运用Picard-Fuchs与Riccati方程法和反射函数两种方法,研究二次微分系统的周期解的性态,从而进一步探讨微分方程解的性态.
其他文献
当下,一股教育改革之风是一步步在推进,从九年的义务教育到高考制度,一切都是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然而根据实践结果来看,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对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汉字的学习,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项目之一.它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小学
本文我们研究的模型是如下描述的简单线性EV(误差变量)回归模型:ηi=θ+βxi+εi,εi=xi+δi,1≤i≤n,这里θ,β,x1,x2,…为未知参数,(ε1,δ1),(ε2,δ2),…为误差变量,εi,ηi,i=1,2,…是可观
近年来,我国开展故障诊断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电力、铁路、冶金、石化等行业成绩斐然,直接促进了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铁路运输
伴随着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是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兴模式,它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个性的发展以及能力
本文共三部分,主要有如下内容:   第一章介绍了半群,带及局部算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引理,以及本文经常使用的符号。   第二章讨论了算子L在带簇的真子簇格上的性质。  
Fuzzy格间的序同态概念,一方面保持Fuzzy点的高度不变,同时又保留了把分子映成分子的性质.后来王国俊教授舍弃了Fuzzy格上逆序对合对应的条件,在完全分配格之间提出了广义序同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发[2015]16号)、《中国制造2025》(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