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共享单车和外卖送餐服务的日益兴起,深圳市慢行系统的交通主体更加多样化,非机动车流量及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因此,深圳市现有的行人与非机动车慢行共享路段上冲突情况逐渐增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文以4条深圳市行人与非机动车共享路段为研究对象,对共享路段上的交通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以路段冲突事件数分析模型对路段上导致冲突发生的因素进行探讨,并进一步以冲突事件数的模糊聚类结果对研究路段的服务水平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在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研究调查方案并进行交通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期对深圳市慢行共享路段的交通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深圳市慢行共享路段的交通特性研究包括各交通主体的物理及心理行为特征、交通流特性及共享道通行能力等方面。总结得出:行人和电动车为深圳市慢行共享路段上的主要交通参与者,其中反向移动的行人比例最高;共享路段上行人平均速度与纯行人流平均速度相差不大,而非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则明显低于纯非机动车流;建立共享道上各交通实体与流量及道路宽度相关的密度回归方程;根据实测数据,对深圳市共享路段上各交通实体的基本通行能力进行标定。其次,结合慢行共享路段的交通运行特性分析及前人有关共享道冲突情况的研究,引入冲突事件数作为共享道服务水平的分析指标,并对共享道上的冲突情况进行了定义及类型的划分;采用时空资源占有率法对各交通实体间的转换系数进行计算,将不同交通实体的密度转换成行人密度,以此体现共享路段的拥挤程度;使用SPSS软件,将冲突事件数与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选择最优的解释变量集,建立深圳市慢行共享路段冲突分析模型。回归模型显示深圳市慢行共享路段冲突事件数与流率、各交通实体所占比例、逆行比例及道路宽度相关,这说明冲突事件数是对路段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一个综合指标。最后,将冲突事件数模型与共享道服务水平建立联系。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法,通过Matlab软件建立冲突数与共享路段服务水平相关关系。结合研究路段的实际交通运行情况,对各级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并对研究对象的深圳市共享路段的服务水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