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与主动控制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msdn_s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使得空间任务越来越多,而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使得很多任务不能完全依靠宇航员完成。空间柔性机械臂具有适应太空恶劣作业环境的能力,采用机械臂协助或代替宇航员完成一些太空作业在经济性和安全性两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已成为当前空间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在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空间柔性机器人动力学/控制耦合系统的研究”(课题编号:307005)的资助下,以空间柔性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对其动力学特性和相关的主动控制策略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提出空间机械臂的刚/柔/控耦合模态分析概念,借助反馈约束原理求得柔性臂在动约束状态下的复杂边界条件,并将关节控制器参数引入臂杆在离散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动力方程,分别建立了频域空间和状态空间内模态求解的解析方法;针对机械臂的大范围运动影响臂杆自身的弹性振动模态问题,重点研究柔性臂动力学方程中切向惯性力项的影响,得到刚/柔耦合运动条件下臂杆的振动模态参数;特别地,研究了多活动部件柔体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并求解某型多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模态特性。其次,从虚功的角度出发,采用哈密顿变分原理对含约束阻尼非保守力的柔性机械臂系统进行刚/柔/控耦合动力学建模;基于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设计一种适用于开、闭环条件的稳定数值PIM法,同时进行大量的数值实验以验证积分算法的有效性;对控制器反馈约束作用下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进行数值求解并与KED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用于经典振动理论的结论。再次,对机械臂柔性关节的动态不确定模型进行了建模分析,并提出一种同时补偿柔性、非连续摩擦、系统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抑制的小波神经-鲁棒复合控制策略。全局采用Lyapunov函数的Backstepping方法设计具有柔性补偿和L2干扰抑制性能的控制器,同时,针对常规神经网络无法辨识非连续性函数的问题,提出在局部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对摩擦和不确定项进行补偿。设计的控制策略不仅避免了单一反演鲁棒设计中复杂的求导运算,而且无须检测关节角加速度、辨识摩擦和估计不确定上界。再其次,基于微分几何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将双连杆柔性机械臂在新坐标系下分解为输入-输出子系统和内部子系统,导出零动力学规范化方程,并讨论系统观测输出位置的选择和零动力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建立柔性机械臂的全局快速收敛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解决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实现仅依靠关节处的驱动电机完成关节定位和臂杆残余振动的抑制。最后,对空间柔性机械臂的相关动力学特性和控制策略进行实验研究,搭建空间柔性机械臂地面气浮式微重力模拟综合实验平台,设计并完成柔性关节的位置跟踪与测试、柔性机械臂的试验模态分析、柔性臂残余振动的主动控制等典型实验。
其他文献
陈明是当代戏剧创作中“盐城现象”的代表剧作家。他始终坚持以“三农”题材为自己的创作方向,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为社会记录,为平民画像,为时代立传,创作了多部优秀戏剧作
绿色增长是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增长,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其本质在于提升绿色生产率,核心动能在于研发创新。研究运用US-SBM模型与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包括高压氧在
随着短视频应用的兴起,用户原创短视频吸引了大量优质流量,但也产生了以版权侵权为代表的诸多法律隐患。从短视频产生与样态切入,探讨用户作为短视频版权主体的适格性,以域外
由于外汇管制以及资本项目的不可兑换性,中国企业甚少涉足海外并购市场。但是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家政策似乎有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下,面临巨大的
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团体,易堂九子反对空疏无用的学风,积极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主张古文创作要取法文以传道的唐宋古文传统,不仅注重古文文法革新,追求厚积薄发、深入平
国外技术人员经过努力,用纤维状陶瓷如碳纤维、铝纤维等,碳化硅晶须或氮化硅晶须、耐热无机材料如二氧化硅、氧化锂等黏结剂作原料,采用烧结工艺研发出超高温隔热陶瓷砖。这种砖
哈姆林·加兰是美国重要的小说家和理论家,他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用极富概括性的语言记录了美国西部农村的消亡,展现了社会变迁中的美国西部农村生活,反映了西进运动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心血管参数对急性肺栓塞严重性的评价。方法:将4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组(17例)与非严重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CT阻塞指数,左、右室短轴
目的:探讨磨牙残根残冠保存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75例磨牙残根残冠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桩核修复系统不同分为观察组(玻璃纤维增强型联合复合树脂组)50例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