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独乙素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2005年胃癌成为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段纪俊等报道我国胃癌世界标化死亡率为30.80/10万,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胃癌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存质量及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西医针对胃癌主要有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我国,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发现中药具有破坏癌细胞线粒体,促进癌细胞凋亡,明显缩小瘤体等作用。黄独乙素为薯截科植物黄独的块茎,具有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糖尿病等疾病。为了研究黄独乙素抗癌机制,本研究通过观察黄独乙素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影响及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VEGF蛋白表达水平、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黄独乙素治疗胃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促进中医临床转化的进程。目的:探究黄独乙素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及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VEGF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细胞,用不同浓度(0~320μg/ml)的黄独乙素分别对胃癌细胞SGC-7901进行处理,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VEGF表达的变化。DAPI染色检测细胞经黄独乙素处理后的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黄独乙素处理的SGC-7901细胞24小时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最高达57.26%;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呈凋亡形态;通过流式测定G1期细胞比例增加,160μg/ml的黄独乙素处理24小时后G1期细胞比例达到78.33%,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蛋白、VEGF水平表达显著下降。经DAPI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经黄独乙素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细胞核形态的变化。结论:黄独乙素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VEGF的表达,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迁移。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许多中小企业仍然存在会计监管不善的问题,集中体现为会计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中小企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也是21世纪中国乃至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有效的控制以至于治愈肿瘤也是当今医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作为一种疾病,其进展差异性较大,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发展缓慢,另三分之一患者疾病进展较快。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常出
与品酒一样,品水师只要端起水杯看、闻、喝,就能够告诉你水的成分和来源,并且能够根据水的特性告诉你如何与食物搭配以及最佳的饮用温度。 Just like wine tasting, the pro
采用微弧氧化在纯钛表面合成了含钙和磷的氧化钛膜.研究了电压对膜微观结构和结合强度的影响, 并评价了微弧氧化钛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钛微弧氧化膜呈多孔结构,高电压下(4
本文根据当前大量不合格钢管、扣件充斥施工现场的现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统一颜色标识、建立使用台账、强化巡查抽检、报废界定处罚等管理新法,探索施工现场钢管、扣件的长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PCNSL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19例PCNSL患者的临床
中国古典戏曲结构的文化模式是一种追求“和美圆满”的整体结构形态。著名的喜剧《西厢记》便是很好的一例。《西厢记》的开端起的比较平。但是很快地就将剧情的发展置于悲
根据传统理论,将锋面看成密度的零级不连续面,设计了一个二层锋面模式,分别研究了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形影响下冷锋的变形及铟囚现象。分析表明:不同高度的地形对于冷锋变形
猪圆环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病毒之一,现已知它包括PCV1和PCV2两个血型,其中PCV2是致病性病毒。PCV2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它还与猪呼吸道综合症、先天性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