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多孔碳化硅的烧结制备工艺及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ackt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半导体材料在最近几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其原因是由于它具有比原始材料更短的光致发光波长和更高的发光效率。其中多孔碳化硅就比晶体SiC有更高的发光效率。本文分别以微米和纳米碳化硅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的烧结工艺,成功的制备了纳米多孔碳化硅,并分析了多孔碳化硅的结构,同时测试了其光致发光谱。 多孔碳化硅的制备过程包括原始粉末的净化、压坯的压制、烧结过程和烧结样品的后续处理。对于微米粉末,压坯在750MPa压力下压制成型,烧结温度为1600~1800℃,烧结时间为4~7h;而对于纳米碳化硅粉末,压坯在1000MPa压力下压制成型,烧结温度为1600℃,烧结时间为4~5h,所有压坯都在1.0 atm的Ar.气保护下进行烧结,烧结完成后,用干氧法在氧化炉中氧化并研磨或直接研磨的方法去除样品表面过量的碳。 使用SEM和XRD对样品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对纳米碳化硅粉末在1600℃,4h30min-4h50min条件下烧结制备的样品具有大量的微孔,平均孔径尺寸达到纳米数量级,约为80-90nm 。样品的晶型也发生了转变,1600℃,4h30min以上时间烧结时,4H-SiC晶型信号很弱,基本消失。 用He-Cd激光器(325 nm, 10mW)对样品的光致发光进行了测试。对于纳米多孔碳化硅,所有样品的发光主峰都位于2.69eV附近,在3.0eV附近处有一肩峰。发光峰的强度随着烧结时间的增加略有下降,多孔碳化硅的发光来自于缺陷态。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中国南方地区气候常年温暖潮湿,适于昆虫繁殖,由于地表水受到污染,随之产生了困扰国内外供水界的红虫问题.红虫是摇蚊的幼虫,现有的治理措施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这
生存,还是毁灭?——有时候,蚂蚁奴隶也会面临这个选择难题。
期刊
学位
316不锈钢血管内支架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其组成元素中铁、铬、镍本身是弱磁性物质,在强磁场中可以被磁化.经生化检测发现,磁化支架可有效降低冠脉介入治疗后血浆凝血酶活性,促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肿瘤患者术后功能障碍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间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11例脑肿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
氧化沟工艺由于其构筑物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已成为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因此,快速、准确的找出提高氧化沟处理效果及降低能耗的手段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蚀、耐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及民用领域,现在钛合金正向高性能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目前,人们在高性能方面已取得了很多良好的成果,而钛
该文主要采用电凝聚以及电凝聚-空气氧化的方法对草浆造纸"黑液"酸析后所得到的滤液做了进一步处理.另外,还对亚铁离子对COD测定的影响及其测定方法、单极式和双极式连接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