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桥碰撞动力学仿真与防撞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发生过多起船桥碰撞事故,这些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危害。近年来,船桥碰撞专题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通过朝阳大桥为背景进行防撞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分析研究了国内外船桥碰撞理论,分别从碰撞外部力学和碰撞内部力学两个方面进行叙述。研究了国内外相关规范关于碰撞力的计算公式,并介绍了防撞设施的具体工作原理以及各种防撞设施的各自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2.介绍了船桥碰撞数值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即LS-DYNA采用的显式中心差分算法。介绍了接触算法的分类,重点探讨了LS-DYNA采用的罚函数方法和沙漏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并对程序中的显式单元与材料模型进行介绍。  3.通过建立3000吨载重量(3000 DWT)和5000吨载重量(5000 DWT)的散货船与刚性墙的正碰模型并进行计算。将本文的碰撞力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说明了本文建立的船舶模型的正确性。  4.以朝阳大桥下部结构防撞分析为研究背景,对下部结构进行防撞分析。建立了3000 DWT散货船与下部结构的碰撞模型,应用失效算法来模拟混凝土在碰撞过程中的破坏损伤。从应力变形、速度时程曲线和碰撞力角度来进行结果分析。  5.对不同速度的船舶与桥梁下部结构进行碰撞分析,对比不同速度下的最大碰撞力、平均碰撞力和碰撞力持续时间。将有限元数值结果和相关的碰撞力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6.通过对不同碰撞工况的进行碰撞分析,对比其碰撞力与混凝土承台损伤情况。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不同形状的承台进行防撞性能的比较和分析。
其他文献
在设计结构控制体系的时候,结构工程师往往假设基底是固结的,这样做在地基刚度比较大时是可行的,而在软弱地基时则不一定合理。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移除这些假设,考虑土-结构动
本文首先讨论了桅杆的动力特性,对一工程实际桅杆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杆身采用空间桁架分析模型,对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时域内桅杆结构动力响应的计算方法,对
高层建筑设计中,垂直、水平荷载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往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使桩筏基础成为被普遍采用的基础形式。而且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要求现代高层建筑的层数越来
摘 要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是一种节能的新型材料承重墙结构体系,本文重点研究了这种体系钢丝网墙片单元平面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通过低周反复荷载下的 7 个模型试件的
本次试验以三个联肢钢骨剪力墙试件及三个钢骨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伪静力抗震试验为基础,利用数据自动采集仪收集整理了荷载、应变、位移数据;对各级荷载下的裂缝开展、分布
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开挖过程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开挖过程进行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和分析,对下一步施工对象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和预报在工程中
桥梁抗震概念设计作为桥梁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其自身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地震反应谱理论,从结构振动特性这一基本点出发,重点研究了多跨连续梁
砖土拱城门结构的安全性分析及加固维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调查检测、结构试验、可靠性鉴定、加固技术研究和健康监测等内容。本文结合南京中山门,综合运用调查检测、理论分
本文主要对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本构关系及埋入形状记忆合金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及振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现有的几种本构模型的比较研究,对描
扰动状态概念(DSC)是一种新的统一建立本构模型的方法.该文主要研究了岩石工程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首先,对扰动状态概念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参考状态中相对完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