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权法》中建设用地使用权主要争议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是物权法的重要调整对象。在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土地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和房屋结合,出现了商品房、已售公有住房、经济适用房、宅基地房屋等拥有不同土地权利的房屋。不同的土地权利意味着权利主体对土地拥有不同的权利和承担不同的义务。我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颁布并于同年10月1日实施。《物权法》整理了现存的各种物权性的土地权利,形成了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担保物权在内的土地物权体系。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土地用益物权中的一种,是我国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物权法》全面地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设定、转让、续期等方面的内容,既有对已存制度的整理,又有创新。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物权法中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几个主要争议问题。笔者结合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司法实践,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和大陆法系各国或者地区的地上权制度、英美法系的地产权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相关制度和习惯的历史,剖析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处分权能、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我国用益物权体系中的地位等几个存在争议的主要问题,回顾并反思了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中合同和权利登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在总结中外学者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提供参考。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论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包括《物权法》立法中建设用地使用权名称的争论、建设用地使用权概念的理解及其和大陆法系地上权、英美法系地产权的比较。第二部分论述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具有处分权能的理由。《物权法》第135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没有处分权能。笔者不敢苟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证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具有处分权能。在理论上,辨析了物权中处分权能的含义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处分的客体,认为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处分自己拥有的权利。在实践方面,列举了法律法规,包括《物权法》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处分权能的实际规定。第三部分考察我国现行用益物权体系的形成过程,分析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用益物权体系、乃至整个物权体系中的地位。第四部分论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问题,主要讨论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在设立中的作用、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效力之间的关系、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之争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等问题。
其他文献
当前群决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多属性群决策研究也成为近年来决策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多属性群决策解决的问题是集结群体成员的判断以形成群的判断,然后通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国际国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低价中标已成为普通现象,这使得建筑企业面临经营、财务及管理上的风险,但是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治理水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开封市中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
随着新时期税收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标的转变,税收管理进入税源管理时代,管理的目标是做到“应收尽收”。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知道“应收”是多少,否则,税收管理就既没有起点
这篇论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工具,以大量翻译实践为基础,提出了旅游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五条实用策略。全文摘要如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入境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影响实际经济的变动以及所实施影响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不同目标的货币政策都会寻找到一个包含有多种传导渠道
健康是基本人权,更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早在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健康教育列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卫生战略目标,列为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劫机、偷渡、走私、贩毒等犯罪活动的屡禁不止,高科技犯罪日益猖獗,尤其是“9·11”恐怖事件之后,全球航空反恐安全形势空前严峻,民航安检工作面临着更大的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资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力度不断加大,而组织架构科学、合理与否是商业
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控制权转移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前对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控制权转移的效率及影响效率的原因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