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抑制粉尘爆炸及泄放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ingxiangs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可燃粉尘在工程中得到的应用越来越多,在粉尘的运输以及贮藏过程中极易产生爆炸。深入理解惰性气体的添加对可燃粉尘爆炸及泄放特性的影响,可为完善爆炸理论,构建科学的爆炸泄放技术提供指导。然而,现有关于惰性气体抑制可燃粉尘爆炸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密闭空间内,对泄放条件下惰性气体如何抑制粉尘爆炸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本文在改进的标准20L球形爆炸装置内开展了添加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后石松子粉尘的爆炸特性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密闭条件下二氧化碳对石松子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二氧化碳的添加会导致石松子粉尘爆炸下限的提升,且提升速率在二氧化碳浓度为9%时会大幅增高;另外,二氧化碳的添加还会导致石松子粉尘的爆炸延迟,相比纯石松子粉尘,整个爆炸曲线向后推移。每个被测的石松子粉尘浓度均存在一个抑制二氧化碳的敏感点,即当达到敏感点浓度时,系统的爆炸压力迅速下降。同时,抑爆敏感点发生在惰性气体完全抑爆的最小浓度之前,比其低5%左右。(2)测量了在相同面积的方形、圆形、圆形偏心泄放口径条件下体系的静态动作压力。得出相同面积的圆形泄爆口比方形泄爆口静态动作压力大,且随着面积的增加,该差距逐渐缩小。另外,泄爆口偏心会导致薄膜破裂不均匀,静态动作压力测量波动比较大。(3)测量了不同泄放口径和静态动作压力下粉尘的最大泄爆压力,得出在本文实验中,存在临界泄放口径40mm和相应的临界静态动作压力0.15MPa,在该泄爆口径和静态动作压力下二氧化碳对石松子粉尘最大泄爆压力Pred的影响最显著,也就是抑制效果更好。(4)评估了NFPA 68和EN 14491泄放设计方法在小体积和高静态动作压力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当泄爆口径为20mm、40mm、60mm时,NFPA 68均能给出较高精度的预测结果;EN 14491仅对60 mm泄放口径具有一定适用性,当其用于40mm和20mm口径时,预测值均过高,适用性较差。因此,NFPA 68更适用于惰性气体抑制可燃粉尘的爆炸泄放设计,且相同泄放口径及静态动作压力条件下,基于NFPA 68计算得到的泄放面积小于EN 14491。(5)研究了泄爆火焰结构随泄放口径、静态动作压力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相同二氧化碳浓度时,对小口径泄放火焰强度的减弱效果更好。添加二氧化碳对较高静态动作压力条件下的泄放火焰发展后期的抑制效果更好。惰性介质二氧化碳参与体系的燃烧爆炸有助于减缓内部湍流火焰的形成,并延迟到达泄放口前产生射流火焰的时间。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存在可以降低体系最大泄爆压力,从而降低爆炸火焰到达泄放口且泄放装置动作瞬间时容器内的压力积聚,进一步减小射流火焰速度和火焰强度。
其他文献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是岩溶分布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交通、矿山等领域,每年因不同程度、不同诱因的岩溶危害,给矿山挖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尤其是重型脑损伤,其致死、致残率高,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影响临床预后的主要原因是继发性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可表现为脑水肿、脑
近年来,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因其良好的光稳定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低毒性等优点已成为热门的荧光纳米材料。为了拓展其应用范围,将CQDs与其他材料混合在一
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是一种以碳元素组成的特种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应用。本论文以电纺碳纤维
新月沙丘是单一来流作用下形成的简单沙丘构型,因其具有自组织演化和高效迁移特性而获得重要关注。新月沙丘的迁移运动所引起的沙埋危害以及所关联的沙漠化扩张一直是流沙治
生物航空燃油是以生物质为来源,符合航空发动机使用相关航空标准的可再生航空燃料的总称。生物航空燃油的应用具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且无需对发动机进行改装的
本文针对气波制冷机进行分析研究,在该结构中波转子作为核心部件对于气波机的工作效能,工作寿命以及整体的尺寸大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分析中主要针对轴向波转子进行研究
聚乳酸(PLA)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树脂,与其他可降解树脂相比,具有与工程塑料相匹配的强度和优良的加工性能。但其存在韧性差、成本高的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碳
多孔纳米材料因其小尺寸特性和高比表面积特性,在化学催化、光催化、能源、传感检测等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结构的层级多
AISI 4340钢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但它是一种典型的难切削材料,存在加工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慢、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中“以提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