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开始认识到低碳的紧迫与重要性。面对新型城镇化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我国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现代物流园区以其较强的功能以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开始认识到低碳的紧迫与重要性。面对新型城镇化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我国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现代物流园区以其较强的功能以成为物流的重要表现形式。然而,目前我国在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却处于高能耗获取高增长的不良模式当中。同时规划设计现有的思维方式也应适应对低碳的发展理念要求而做出应变。文研究目的是为降低物流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提出适合塑造高效的物流园区空间环境的方法理论与应用。 本文将当前的低碳发展理念与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相结合,提出了低碳理念下的现代物流园区规划设计。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得如何”的技术框架,首先,从低碳与物流园区的发展背景入手,提出低碳理念下现代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问题,明确了问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其次,从概念到内涵,阐释了低碳与物流园区的关系,基于国内外的研究基础,引入碳足迹的计算方法作为对物流园区的碳排放量化的技术工具。以青海曹家堡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为例,找出物流园区内的相关低碳物质要素,综合分析与总结低碳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框架,提出了物低碳流园区的规划设计方法,详细充分地分析问题。再次,以设计框架入手,遵循实践低碳理念的四大原则,从三大规划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解决问题。最后,碳足迹的计算,对方案不足之处提出优化措施。 由此,建构了由理念内涵、低碳要素、核心问题、设计框架以及碳足迹计算分析方法组成的低碳理念现代物流园区设计方法体系,是践行低碳理念、营造高效物流空间环境的有效措施,是本文的核心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绵阳市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座中四联的良好区位,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合理准确的旅游资源评价和规划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
21世纪,时尚之风盛行到建筑领域.面对纷繁的建筑理论和表现手法,很多青年建筑师莫衷一是,逐渐失去了理性的思考.2002年建筑界最有影响力的普利兹克奖授予了澳大利亚建筑师格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规划师彼得?卡尔索普提出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即 TOD模式。强调在以商业区和公交站为核心的区域内,将住宅、办公和开放空间等整合在一个合理
对于活动空间最大化的追求,一直是人类建造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成就了大空间、大跨建筑的光辉史,代表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大跨度建筑的造型之美,一直是被诸多建筑师所追
针对现有住区规划的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在国内住区开发中,住区规划设计方面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开放式住区方面的尝试尤其引人注目,但在实践过程中,相关理论却一直比较薄弱。正由
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外使馆区发展历史的调查和建国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北京使馆区的现状研究,分析北京使馆区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其发展的症结,找到使馆区建设中需要引起关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向。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高比例存在,对人口的空间策略和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现象已成为城
举凡经典建筑都以其丰富的空间,复杂的形式,抑或耐看的细部,从视、听、味、触、嗅等诸多方面给人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体验和感知。经典的意义体现于设计的丰富性。然而,在建筑设计
现代社会中的风景区建设,越来越像现在的城市发展,不论基础条件是优秀还是平庸,往往要靠自身的失误和教训来反衬自己,往往是在主动选择的后面,接下来的就是被迫改造。 本文认为
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地的环境质量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为实现旅游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旅游环境容量做了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