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与“底”——风景区场地规划设计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pei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的风景区建设,越来越像现在的城市发展,不论基础条件是优秀还是平庸,往往要靠自身的失误和教训来反衬自己,往往是在主动选择的后面,接下来的就是被迫改造。 本文认为任何一个风景区的场地中都存在着“图”与“底”的关系。“图”是显露在外,呈现在肉眼下“可观的形式”;“底”是隐藏在后,供人可感官可体察可融入可思量的“综合背景”,当这两者叠加在一起时,就完成了场地的创建,一种包含着特征形态与文化意象、一种“图”与“底”的图式。 本文研究风景区的场地,试图寻找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场地规划与设计的形式,然后用一些具体手段去强化出不同环境里的场地图式,并且建立一种可以参照且操作的“图式”设计语言路径,可以在它的指导下促使广义中的风景区场地可以形成为一种可以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有机”体,或是达到一种更加富有弹性与柔度的状态。 全文具体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 1.演绎解读: 通过对历史与文化背景的阐述,解读出风景名胜区中场地的文化意象与形态形式,辅助研究的进行。 2.案例分析: 选取若干以往与现在风景名胜区场地建设的若干案例,以及国外的相关经验,在演绎解读后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与成败。 3.归纳疏理: 解读与分析后,运用第一手资料进行对于“图式分析”方法的研究,总结出风景名胜区场地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方式或普遍手法。 4.实践探索: 进行案例分析以检验与印证研究效应,拟运用研究成果进行山水景区中场地的实际规划设计工作,以期望在实践中使研究得以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都司卫所制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建制,始于洪武四年(1371年),止于宣统三年(1911年)。辽东镇不设州、县,都司为最高指挥机构,下设卫、所。围绕卫、所所建的城堡称作卫城、所城
徐中(1912-1985),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到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1937年回国,先后在中央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任教。1952年到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
绵阳市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座中四联的良好区位,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合理准确的旅游资源评价和规划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
21世纪,时尚之风盛行到建筑领域.面对纷繁的建筑理论和表现手法,很多青年建筑师莫衷一是,逐渐失去了理性的思考.2002年建筑界最有影响力的普利兹克奖授予了澳大利亚建筑师格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规划师彼得?卡尔索普提出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即 TOD模式。强调在以商业区和公交站为核心的区域内,将住宅、办公和开放空间等整合在一个合理
对于活动空间最大化的追求,一直是人类建造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成就了大空间、大跨建筑的光辉史,代表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大跨度建筑的造型之美,一直是被诸多建筑师所追
针对现有住区规划的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在国内住区开发中,住区规划设计方面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开放式住区方面的尝试尤其引人注目,但在实践过程中,相关理论却一直比较薄弱。正由
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外使馆区发展历史的调查和建国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北京使馆区的现状研究,分析北京使馆区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其发展的症结,找到使馆区建设中需要引起关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向。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高比例存在,对人口的空间策略和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现象已成为城
学位
举凡经典建筑都以其丰富的空间,复杂的形式,抑或耐看的细部,从视、听、味、触、嗅等诸多方面给人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体验和感知。经典的意义体现于设计的丰富性。然而,在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