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赣方言词缀“哩”使用变异与变化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g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安方言是赣方言重要的一部分,词缀“哩”是赣方言特有的名词词尾,在其他汉语方言中极为少见。在普通话推广和城镇化背景下,各方言和语言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吉安方言后缀“哩”发生了较大的变异与变化。本研究以变异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为指导,选取45名土生土长的吉安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录音数据,并借助GOLDVARB X和Excel(2010)软件对所取得的510条语料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吉安赣方言中词缀“哩”发生了怎样的变异与变化?2)影响吉安赣方言中词缀“哩”的变异与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词缀“哩”使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研究结果显示,吉安赣方言词缀“哩”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表示一种亲昵的感情色彩,也具有小称功能,还可以是一个名词标志,起构词作用。词缀“哩”通常放在普通名词和称谓语的后面。由于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词缀“哩”产生了两种新变体,并呈现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在普通名词加“哩”的结构中,词缀“哩”逐渐被词缀“子”所取代;在称谓语加“哩”的形式中,词缀“哩”渐渐消失,出现了相应的普通话中的称谓语,且前者比后者变化较快。从整体来看,吉安人使用新变体比旧变体更多。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新变体;青年和孩子比中老年人使用更多新变体;学生和企业职工是使用新变体的主力军,然而农民则使用更多的传统形式;教育水平在大学及以上的人群更倾向于使用新变体,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人比受教育程度在高中的人使用较多新变体;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使用新变体的比例略高一点,但二者相差不大。吉安赣方言词缀“哩”的变化既有语言的经济原则等语言内部原因,又有社会心理、普通话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外部原因。本研究对于吉安赣语词缀“哩”的调查更有利于人们了解吉安方言的特色,并有利于引起人们对这一方言特色的注意,以此达到记录和保护当地方言和文化的目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样本在有些组中分布不均匀。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在干细胞治疗,组织工程与再生领域中广泛应用。但是年龄对人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的作用影响尚
本文以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16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照、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梯度的不同演替阶段(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成熟林)样地构建了水文
光周期反应是影响小麦开花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等领域发展,关于小麦光周期反应分子调控机理研究也取得新的进展,许多光周期相关基因还有待
目的口腔是人体五大菌库之一,超过700种细菌寄居于此。口腔微生物与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其中口腔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是人口腔中常见的微生物且两种细菌均含多种亚种,
戴熙学习四王传统而又自成一家,其山水画清简淡雅,有描绘丘峦沟壑的大尺幅作品,也有表现江南特色的小景山水。纵观其绘画,前期以师古仿古为特点,主要师法四王、奚冈、李流芳、沈周等人,后得窥宋元诸迹并广游山水师法自然,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在这一风格建立的过程中取诸家之长,对笔墨进行了长期的试验,本文以戴熙对传统的师承与变革为线索,了解其在早、中、晚师承过程中的笔墨变化,进而对其绘画风格背后所蕴藏的
在语言交际中,招呼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十分关键。招呼语使用是否恰当,决定着人们之间交往的能否正常进行,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招呼语使用不当,则会引起人际交际的失败,甚至发生文化冲突。因此在汉语教学中,招呼语教学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指出了招呼语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地位,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招呼语的研究发展情况的梳理,对当前招呼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
磷(P)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保证,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锌(Zn)是一种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人工合成小麦是由粗山羊草与四倍体小麦经人工杂交创制而成,作为栽培种和野生种的中间体,可以直接与栽培种小麦杂交,从而使后者获得有益的野生基因资源,达到新品种培育和品种
背景和目的:重症肝炎(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又称为急性肝衰,其临床表现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预后差,死亡率高。在我国,重症肝炎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约占80%。在对
喹喔啉及5-氢-1,4-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是两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许多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都以两者作为结构单元。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两类化合物在医学、材料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