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析衡阳地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补充衡阳地区进展期胃癌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诊断和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2017年01月01日—2019年05月31日共315例进展期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软件采用IBM SPSS 21.0,对临床资料进行频数分析,对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卡方检验。对其中99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例进一步用卡方检验分析单个危险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本组进展期胃癌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18:1,中老年组(60-69岁)占比最高(34.6%),80.6%的病例长期居住地为县或者县级市,农民为主。第一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75.9%)为常见,并发症常为贫血(37.1%)、出血(32.7%);胃窦(54.4%)和胃体部(30.5%)为好发部位,肿瘤最大径<5cm(42.2%)常见,以BorrmannⅢ型(46.3%)、腺癌(71.4%)、低分化(40.6%)、弥漫型(15.9%)常见,Ⅳ期(16.8%)常见。经大体标本病理检查有19.0%的明确有血管癌栓侵犯,43.2%的病例有转移表现。2.进展期胃癌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2.1衡阳地区城镇患者在发病年龄(P=0.020)、职业(P=0.000)上的分布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组与肿瘤发病部位(P=0.007)、肿瘤大小(P=0.043)、病理类型(P=0.007)之间有着显著差异。不同年龄与肿瘤部位(P=0.281)、大小(P=0.184)、WHO分型(P=0.940)、cTNM分期(P=0.281)、是否转移(P=0.515)组间无明显差异。2.2肿瘤部位与是否表现腹胀、腹痛(P=0.024)有显著差异。肿瘤大小(P=0.018)和部位(P=0.000)组间与梗阻表现有显著差异。WHO类型和Borrmann分型组间无显著差异(P=0.249),但是和肿瘤部位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9)。肿瘤转移与WHO类型(P=0.007)组间有明显差异,与肿瘤部位(P=0.469)组间无明显差异。3.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3.1本组病例共检淋巴结2058枚,转移淋巴结427枚,平均送检(20.79±9.50)枚/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5.7%,总LNR=20.7。3.2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P=0.000)、年龄(P=0.041)、Borrmann分型(P=0.007)、cTNM分期(P=0.000、血管癌栓侵犯(P=0.000)等因素对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明显差异。3.3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OR=10.406,95%CI(2.867-37.771),P=0.000)、发病年龄(OR=1.064,95%CI(1.003-1.129),P=0.041)、血管癌栓侵犯(OR=11.660,95%CI(2.848-47.745),P=0.001)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衡阳地区进展期胃癌易患人群为60岁以上男性农民,临床主诉多为腹胀、腹痛,BorrmannⅢ型多见,好发于胃中下部,腺癌多见,Lauren分型弥漫型多见,大体类型溃疡型多见,肿瘤好发部位和长江以北地区不同。2.衡阳地区城乡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特征有性别差异但无年龄差异。3.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血管癌栓侵犯均为本地区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