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角下民主党派的职能与作用——以建国前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为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历史和革命实践而产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看到了各民主党派的重要性,对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予以了肯定。本文研究的是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发挥的职能与作用,以及这些职能与作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文章以当代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为例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国前的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职能与作用进行了探索,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铺陈了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发展历程,逐步深化对中国农工民主党的研究和理解,进一步了解其性质与纲领,为研究建国前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职能和作用奠定基础。  第二章概述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职能和作用,说明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如何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积极参与拯救国家的革命。其代表人物邓演达创立的平民革命理论,具有进步的意义。中国农工民主党人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国家的独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三章对中国农工民主党发挥的职能与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简要评价,指出中国农工民主党是开创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典范。中国农工民主党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目标,从没有认清对方的性质到亲密地合作,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开创了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合作的典范。  第四章梳理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在新中国建立前发挥的职能与作用对现代中国的政党制度的启示。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是从民主党派方面得到的启示来进行阐述,第二是从中国共产党方面得到的启示来进行阐述。总之,一方面,我们要促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视和完善,另一方面加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识,并积极支持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五个篇章来探讨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上述基本逻辑。第一章阐述周代封建后形成的社会结构和国家观念,认为周封建对族群的重叠性再组织导致族群观念对国家观念的渗透,也使得政
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健康成长服务。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以后,思想政治课更
本文力图从施特劳斯开启的古今之争的立场和视野来研究现代西方法理学的三大论战。论文首先将三大论战置于现代政治科学的问题史脉络中进行辨析,清理论战中的局限、疑难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