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2/GQDs荧光纳米复合颗粒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1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复合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药物载体治疗方面,复合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既可作为药物载体,同时也可作为荧光示踪剂。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传统的复合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已知的毒性、潜在的环境危害、化学不稳定性等。为此,本文旨在设计合成一种无毒、环境友好、化学性质稳定、荧光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同时研究其荧光、载药及体外缓释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以石墨粉为原料合成GO,再通过溶剂热切割法将其切割成GQDs。使用不同的表征手段对GQDs的结构与荧光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GQDs是一种均一的,大小为22~36 nm,厚度为1~2 nm的单层或者双层球形片状结构;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乙醇中表现出良好的单分散性能;GQDs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其发光特性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荧光强度具有p H依赖性;荧光强度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说明GQDs可作为一种优异的荧光示踪剂。2.GQDs与Si O2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合成Si O2/GQDs(S-G)纳米复合颗粒。使用不同的表征手段对其结构与荧光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S-G是一种均一的,大小为90~110 nm,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窄的孔径分布的介孔结构;同时在乙醇中表现出良好的单分散性能;S-G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其发光特性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荧光强度具有p H依赖性;荧光强度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荧光强度随着GQDs/Si O2比值的增加逐渐增强。说明S-G可同时作为荧光示踪剂和药物载体。3.S-G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其对aspirin的载药量达到36.59%,是纯Si O2(18.26%)的2倍,且较报道的基于介孔Si O2为基底的纳米材料要高得多。其载药量受GQDs与Si O2比值的影响。S-G-asp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性能;在p H2.5,p H 5.0和p H 7.4条件下的释放时间都超过33 h,其释放速度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在p H 2.5条件下释放95.15%的aspirin,而在p H 5.0和p H 7.4条件下分别为82.50%和66.31%;Na Cl的浓度对S-G-asp的释放速度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浓度越大释放速度越快;温度也会影响S-G-asp的释放速度,温度越高释放速度越快。总之,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Si O2/GQDs荧光纳米复合颗粒。通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负载石墨烯量子点,显示出更优异的荧光性能,同时提高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载药性能;该纳米载药系统集成了荧光成像和药物治疗的功能,具有p H响应的释药效果,可望实现肿瘤诊疗一体化。
其他文献
曲安奈德硝酸益康唑贴剂(TO-ECZ贴剂)是一种治疗皮肤炎症的外用制剂。为了对该贴剂进行质量控制并为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本文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以及新药研究技术指
民航高端市场的高回报率刺激航空公司争相投入,从而陷入同质化的产品困境。本文针对高端市场的产品营销现状,从辨析民航高端产品的内涵认知与问题分析入手,对民航高端产品的
<正> 经过奥运会洗礼以后的北京城越发显得现代、规整和大气游走在繁华的都市,那些遍布在京城的战场遗迹也越来越难觅踪迹神游在往日的人喊马嘶、枪炮齐鸣、刀光剑影、血雨腥
<正>"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千百年来苏州一直以其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和各地游客。宋朝苏州人范成大美誉"风
期刊
<正> 0135991 应激性高血糖症和伴有及不伴有糖尿病病人心肌梗塞后死亡的危险增加:系统性综述/Capes S E//Lancet.-2000,355(9206).-773~778 医科情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新要求。社区、社团、社工"三社"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基层社会
采用3×3耦合器的光纤光栅激光传感系统(FBGLS)的波长解调结果依赖于3×3耦合器的物理特性,解调结果会因3×3耦合器三路输出的直流项、干涉条纹可见度和相位差参数的不稳定而
文章以花生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天然抗氧化剂对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选用茶多酚、大豆磷脂、迷迭香提取物3种天然抗氧化剂以及大豆磷脂与没食子酸复配、迷迭香提取物与没食
传统模拟式功率变送器虽然具有良好的稳态特性,但是,不具有良好的暂态性能,在系统发生暂态过程时,输出的功率信号不能满足DEH的要求,使汽机保护误动,甚至发电机组全停,不利于
膜技术是21世纪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应用于环保、电子、能源和生物等众多领域。随着水资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膜技术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限制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