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场玉米机械化耕种模式对比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产量也随之增加,同时所带来的大量秸秆如何处理也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推广,玉米秸秆处理还田及土壤耕种方式也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黑龙江省建设农场目前玉米种植主要采用秸秆焚烧+深松耕种模式。该模式虽然方便秋整地,降低种植成本,但秸秆焚烧造成了资源浪费,且带来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同时,在传统耕种模式过程下,过量的化肥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肥力降低,产量下降等多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研究适合建设农场的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农场未来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建设农场现有作物种植模式和农机装备条件,以秸秆处理和耕作方式为因素,以秸秆还田量为水平,采用裂区田间试验方案,对比秸秆焚烧+深松耕种模式(FS)、100%秸秆粉碎+深松还田耕种模式(HS100)、50%秸秆粉碎+深松还田耕种模式(HS50)、30%秸秆粉碎+深松还田耕种模式(HS30)和100%秸秆粉碎+深翻耕种模式(HF)等五种耕种模式,探究不同的耕作方式对播前土壤温湿度变化、土壤肥力以及下季作物产量、成本和种植收益的影响关系,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的各项特性以及作物产量和种植收益的对比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耕种模式对播前土壤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其中50%秸秆粉碎+深松还田模式(HS50)与30%秸秆粉碎+深松还田耕种模式(HS30)土壤温度提升效果显著。(2)不同耕种模式对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土壤肥力指标有影响,提升效果存在差异。其中100%秸秆粉碎+深松耕种模式(HS100)、50%秸秆粉碎+深松耕种模式(HS50)和100%秸秆粉碎+深翻耕种模式(HF)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显著;100%秸秆粉碎+深翻耕种模式(HF)和100%秸秆粉碎+深松耕种模式(HS100)对碱解氮含量提升显著。(3)不同耕种模式对作物种植的产量和最终收益有影响,其中50%秸秆粉碎+深松耕种模式(HS50)的种植收益提升空间最大。综上,采用50%秸秆粉碎+深松耕种模式(HS50)在对土壤温湿度、土壤肥力、产量等综合效益上明显优于其他方法,研究结果为建设农场及周边地区在玉米种植模式改变,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民收益的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虽然刘先生是一名“宅男”,但却拥有一颗“狂野的心”,闲暇之余除了和朋友组队打游戏之外,他也愿意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因此需要一辆四驱SUV陪他一起同行.不过因为预算有限,所
期刊
4月28-30日,2018年德安杯挑战赛首战北京大兴站在北京大兴德安汽车公园重装开启。新赛季充分借鉴去年的经验完善赛事细节,同时通过升级赛道、革新赛制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赛事的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MENBI)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
如果你预算有限,有用车的刚需,并且不巧的是你所在的城市还对燃油车有所限制的话,一辆低价的纯电动车将是你不二的选择,比如这辆价格便宜续航里程又不低的奇瑞小蚂蚁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