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论据使用。 本研究的的理论框架来源于Triandis(1995)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及中国文化中中的自我、和睦观念(Gao,Ting-Toomey & Gudykunst,1996)。研究的语料来自:“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桂诗春,杨惠中,2003)中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学生30篇有关“安乐死”的英语议论文;Louvain英语母语语料库(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中30篇英语母语作者不同主题的评论文。作者借鉴Flemming(1999)事实与观点的定义,对中西学生的英语议论文中的论据部分进行了定量统计,并从语义功能语法上对中方数据定性分析(Celce-Murcia & Larsen-Freeman,1999;Hoye,1997;McArthur,1981)。 本研究的定量分析,发现中西方学生英语议论文证据使用存在差别(中方多为个人观点:61%-97%;西方为多事实:55%-91%)。研究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议论文中常出现的句型有:内涵词句型,情态词句型,问句,条件状语,原因状语,“潜在个人声音”句型等。研究还发现了中国学生对自己使用自己观点证明论点的失误没有意识。 我们认为写作中的议论跟公众场合中的交际相似,中国人际交往中重视面子、和睦以及说话人的权威,而西方交际目的在于探求真理、交流信息。母语文化中的交际传统影响并导致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母语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