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态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咸阳市五所高级中学为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由于人类一味追求自身的发展和需要使得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能够持久地生存发展下去,保护和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紧迫目标。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而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生态环境的主人,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决定着今后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行为,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的有效性。本文以咸阳市五所高级中学为例,针对当前我国中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与师生之间的访谈等方法,旨在发现生态环境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着重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进而对提升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做一份努力。  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论述了生态环境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其中对中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概括为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教育、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呼唤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是中学德育的重要议题这三个方面。本文的第三部分在做问卷调查并通过个别访谈的基础上,发现并归纳出中学生生态环境教育存在的五个问题:生态环境认知与环保行为矛盾、生态环境教育内容肤浅、生态环境教育方式单一、生态环境教育途径狭窄、生态环境教育评价片面等。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主要从追求应试教育的学校环境、环保意识欠缺的家庭环境、经济发展至上的社会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中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路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强中学生生态环境教育,须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主要从拓宽生态环境知识的获取途径、改进生态环境知识的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论述;第二,落实中学生生态环境教育,须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主要从家长以身作则做好环保表率、父母积极引导确保环保行为的实施等方面论述;第三,优化中学生生态环境教育,须以社会教育为保障,主要从更新观念践行绿色生活的实践、加大力度保障环境教育的实施、利用媒体拓宽公众参与的范围等方面论述。
其他文献
教育生态学作为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一方面是集中学习积累知识的结束期;另一方面是走向社会的准备期。经过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转换为走入社会的基础动力,再把知
江淮在2017年推出的iEV6E以出色的性价比、灵活的操控性能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今年江淮是再接再厉推出了iEV6E升级版的同时,也推出了外观更靓丽的iEV6E运动版。  在外观上,iEV6E运动版参考了iEV7S的前脸造型特点,采取了“回形”前进气格栅造型,与大灯及前雾灯形成了良好的对应,使前脸具有了蕴含高科技含量的运动造型,十分抢眼。新增加的车顶铝合金行李架进一步提升了运动气息。远近光一体式组合
期刊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教师计划”,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和中央编办联合发布并实施。该计划是我国农村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