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健脾益肾化浊法治疗证型属脾肾不足兼痰浊的桥本合并甲减的患者,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抗体、甲状腺功能、血脂、临床症状及甲肿程度情况的观察,了解该法对本病的疗效,为本病今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1.选取共计64例于2015年12月--2016年9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红会医院中医科住院和门诊的本病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被随机各分为32例。2.服药方法(1)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的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Euthyrox);50μg*100片;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00523;德国默克公司)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起始剂量为每天服用1/4片,逐渐增加剂量至1/2片,间隔2-4周,最大增加到每天1-2片)。(2)治疗组:在常规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同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二仙参草汤,每日一剂。二仙参草汤服法:每剂冷水煎450ml,水煎20min,分三次温服,每天一付。3.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都以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4.主要观察内容:治疗前后甲状腺相关免疫学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血脂、甲状腺彩超及症状等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脾肾亏虚兼痰浊证的患者共64例。男性11例(17.19%),女性53例(82.81%),男女之比约为1:4.8;年龄在16-75岁,平均54.97±15.95岁。2.治疗前:两组的年龄、性别、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相关免疫学指标、血脂、甲状腺肿大情况、症状和疗效经统计学处理(49)>0.05,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3.治疗后:(1)降低甲状腺抗体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49)<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9)>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49)<0.01,说明治疗组在降低甲状腺抗体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治疗效果。(2)改善甲状腺功能方面:治疗组治疗后FT3、FT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49)<0.01),治疗后T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49)<0.01)。说明治疗组能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对照组治疗后FT3和FT4都有升高,(49)<0.01,T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49)<0.01。说明对照组也能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治疗后两组组间甲状腺功能比较:TSH(49)>0.05,FT3(49)>0.05,无统计学差异;FT4(49)<0.05,有差异,说明在甲状腺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差异性。(3)降脂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G、CHOL、HDL-C、LDL-C方面均有明显改善((49)<0.01)。而对照组在改善TG、CHOL、HDL-C、LDL-C均无显著差异((49)>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9)<0.01)。(4)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较治疗前显著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为-9.91±5.81和-0.33±1.45,治疗组对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49)<0.01)。(5)在甲状腺肿大程度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甲状腺肿大方面无明显差异,均没有显著疗效((49)>0.05)。(6)疗效评价:按桥本甲减疗效评定标准、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评价:治疗组显效19列,有效13列,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2=4.661,P=0.031)(7)治疗组患者在服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研究结论桥本甲减属脾肾不足兼痰浊型患者,通过运用二仙参草汤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可以调节异常甲状腺功能水平,降低甲状腺抗体及血脂,缓解和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缩小甲状腺肿大情况方面,暂未发现有明显疗效,这可能以观察的时间及数量有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