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内外同治法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次要症状(发热、口渴、便干)、体征(肺部听诊)、退热时间、咳嗽明显缓解时间、治疗总时间、肺部CT炎症吸收情况,以探讨内外同治法在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2年肺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共137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的患者共47例,随机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加内外同治法(川贝止咳合剂内服联合中药(敷胸散)涂擦+红外线治疗)治疗的患者共71例,随机抽取40例作为治疗1组;采用内外同治法(川贝止咳合剂内服联合中药(敷胸散)涂擦+红外线治疗)治疗的患者共19例,全部纳入观察作为治疗2组。记录三组中医症候积分、退热时间、咳嗽明显缓解时间、治疗总时间、肺部CT炎症吸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1组为92.5%、治疗2组为68.42%。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治疗2组,差异显著(P<0.05)。2.主要症状:(1)咳嗽积分:(1)三组治疗方案在治疗第5天、第10天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疗效(P<0.01)。(2)治疗第5天,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1)及治疗2组(P<0.05);治疗第10天,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1)及治疗2组(P<0.01)。(2)咳痰积分:(1)三组治疗方案,在治疗第5天、第10天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疗效(P<0.01)。(2)治疗第5天,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1)及治疗2组(P<0.05);治疗2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0天,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1)及治疗2组(P<0.05)。(3)咳嗽明显缓解时间: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P<0.01)及对照组(P<0.01)。3.次要症状:(1)发热积分:(1)对照组、治疗1组在治疗第5天、第10天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疗效(P<0.01)。(2)治疗第5天,治疗1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10天,无患者发热。(2)退热天数:治疗1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口渴积分:(1)三组治疗方案在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疗效(P<0.05)。(2)治疗第5天,治疗1组(P<0.01)与治疗2组(P<0.01)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治疗1组(P<0.01)与治疗2组(P<0.05)均优于对照组。(4)便干积分:(1)治疗1组与治疗2组,在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疗效(P<0.05)。(2)治疗第5天,治疗1组(P<0.01)与治疗2组(P<0.01)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治疗1组(P<0.01)与治疗2组(P<0.01)均优于对照组。4.体征方面:肺部听诊积分:(1)三组治疗方案,在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与同组治疗前比较疗效显著(P<0.01)。(2)治疗第5天,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5)及治疗2组(P<0.05);治疗第10天,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5)及治疗2组(P<0.01)。5.肺CT炎症浸润影吸收情况:治疗第10天,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5)及治疗2组(P<0.01);对照组优于治疗2组(P<0.05)。6.总体疗效方面:(1)症状总积分:(1)三组治疗方案在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疗效(P<0.05)。(2)治疗第5天,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1)及治疗2组(P<0.01);治疗2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0天,治疗1组(P<0.01)优于对照组及治疗2组(P<0.01);治疗2组优于对照组(P<0.05)。(2)总体治疗时间: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1)及治疗2组(P<0.01);对照组优于治疗2组(P<0.01)。结论:1.西药联合中药内外同治法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显著。2.西药联合中药内外同治法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口渴、便干)、体征(听诊)、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CT炎症吸收方面、总体治疗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西药治疗组。3.单纯中药内外同治法在缓解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症状(咳痰、口渴、便干)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