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CD4+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儿童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Th1/Th2漂移的幅度和漂移方向,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儿童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CD4+细胞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特点;Th1、Th2细胞因子与儿童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选取患儿75例,分为4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组,30例;先天性心脏病组,15例;普通肺炎组,15例;对照组15例。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分别测定CD4+细胞群中只分泌IFN-γ和IL-4之细胞的百分数,代表相应Th1及Th2细胞之百分数,更为精确地检测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功能。采取实验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用Th1、Th2细胞因子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计算Th1/Th2(IFN-γ/IL-4),进行统计学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n=30)治疗后1周再次测定Th1、和Th2亚群细胞的动态变化。
结果:
(1)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未患肺炎时,IFN.,y较正常对照组为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10.86±4.19,对照组为22.67±7.84,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IL-4较正常对照组为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6.16±3.4.1,对照组为3.60±2.15,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IFN-γ/IL-4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1.76±1.23,对照组为6.30±3.65,统计学上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
(2)对照组、普通肺炎组、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组之间外周血CD4+细胞表达Th1、Th2细胞亚群,呈现渐进性的变化,IFN-γ为22.67>16.78>10.86>7.81,IL-4为3.60<4.05<6.16<6.98,外周血CD4+细胞表达IFN-γ和IL-4水平逐渐降低和升高;IFN-γ/IL-4比值为6.30>4.14>1.76>1.12,两者比值逐渐下降,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
(3)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进行了1周的复查,发现大部分病例随着病情的好转,IFN-γ由7.81±3.86→8.34±4.52,IL-4由6.98±3.58→6.54±3.11,IFN-γ/IL-4由1.12±1.08-1.28±1.45,其中IL-4的下降和IFN-γ/IL-4的上升在统计学处理上有差异(P<0.05)。
(4)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组中,有7例患儿在治疗后一周因呼吸衰竭仍行机械通气,这7例患儿(A组)与其余23例患儿(B组)在治疗1周前后Th1和Th2亚群细胞的变化进行比较。入院时两组IFN-γ、IL-4和IFN-γ/IL-4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一周以后,A组患儿与B组比较IFN-γ分别为8.84±5.42和6.67±4.63、IL-4分别为6.12±4.65和6.11±3.95,IFN-γ/IL-4分别为1.44±1.17和1.09±1.17;其中IL-4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IFN-γ、IFN-γ/IL-4比较,统计学上均有差异(P<0.05)。
结论:
(1)儿童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外周血CD4+细胞表达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状态,Th1/Th2平衡失调,向Th2方向漂移,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2)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剧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逐渐降低,Th2类细胞因子IL-4的水平逐渐升高。Th1/Th2(IFN-γ/IL-4)漂移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剧而加重。Th1/Th2的偏移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治疗1周后,随着IL-4的下降和IFN-γ/IL-4的上升,Th1/Th2的失衡状态好转,病情会逐渐改善。
(4)检测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意义,并不着重于疾病的诊断,而在于观察和分析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疾病发展的动向,并以调整Th1/Th2平衡为目的,设计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也为将来免疫干预提供了一定的治疗方向和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