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较为严重的水质问题之一。在水体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中,磷元素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面对污水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开发建设投资少和高效低耗的新型城市污水除磷脱氮工艺是经济建设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趋势。HITNP(HarbinInitiativeTechnologyofNitrogenandPhosphorusremoval)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出来的生物除磷新技术。 该工艺采用复合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系统,避免了硝化菌和聚磷菌的污泥龄矛盾。利用反硝化除磷的“一碳两用”缓解原水碳源不足的矛盾。通过独特的硝化液回流方式,使全部污泥经历了释磷和聚磷循环,提高厌氧池的污泥浓度,强化系统的除磷能力。 本课题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生活污水作为试验用水,工艺系统连续运行3个月,考察了HITNP反硝化除磷工艺的运行效果。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及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6%、88.7%、58.1%、91%。出水水质平均为COD24.92mg/L,氨氮3.50mg/L,总氮17.30mg/L和磷0.55mg/L,已经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可通过提高硝化液回流比来提高。可见HITNP工艺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是稳定且高效的。 针对污水水质、系统设计和运行控制几个方面对HITNP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总磷的去除率是随着COD/TP的升高而升高的;当TN/TP介于9~11间时,HITNP反硝化除磷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工艺的运行宜采用推流式;其厌氧区、缺氧区与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比建议设为1:1:1.6;厌氧区ORP在-80mV同样可以进行释磷。 另外,本文还根据HITNP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对工艺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奠定了其推广到实际工程中的理论基础,对解决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势下,当前最为重视的问题当数中等职业语文教学是否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需要转换传统教学方式,还要把能力水平作为根本、专业为基本,学生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实际应用落实素质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了可以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教育组织必须以就业为指导方向,展开教学的实践活动。本文将以中等职业语文教学的教学为目标,通过对教材重新
针对Al-Ti-C体系原位反应中出现长条状中间产物的问题,反应体系Al-Ti-C中加入少量的CuO,构成Al-Ti-C-CuO复合体系,在7075Al合金熔体中使其进行原位反应。结合近液相线铸造方
随着周边具有邻近建筑物基坑工程数量的增多,很多人考虑了邻近建筑物与基坑开挖的相互作用,但大部分没有考虑建筑物模型的存在而直接用均布荷载代替建筑物超载,且常忽略了建筑物
期刊
期刊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目前职业院校进行教学实践改革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工程监理相关专业课中引入此方法,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依托任务训练、强化学生主体、突出能力目标”
由于城乡差异,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他们会出现各种不适、带来很多困扰,其中自卑心理尤为突出且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帮助该群体消除消极心理,培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固井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水泥石高脆性,二界面胶结不良和水泥浆漏失。水泥浆漏失是国内外油田普遍存在且尚未解决的难
本论文采用在玻璃纤维表面包覆聚合物的方法,在玻璃纤维表面包覆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然后将该包覆纤维通过磺化反应,制备出阳离子交换纤维。研究了偶联剂用量、预聚液反应时
泛在学习“5A”概念以其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学习形式推动互联网与教育的思维转型.微课的自身具有的特点,非常适合学习者运用移动设备获得泛在学习体验.泛在学习环境和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