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驾驶人眼部运动特征的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国,交通标志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问题,然而目前对交通标志的研究大多还局限在对标志外观尺寸、颜色搭配以及设施结构、材料等方面,较少有从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的特征如眼部运动特征出发,研究驾驶人对交通标志的视认性。驾驶人的眼部运动特征如:眼睑闭合状态、对目标的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等是驾驶人注意力的线索,能够很好地反映驾驶人与自身所处驾驶环境(车内、车外)的互动关系,以及反映驾驶人的内在生理、心理状态。因此在交通标志视认性的研究中以驾驶人为本,获取驾驶人在交通标志视认过程中的眼部运动特征数据,并以此为纽带定量化地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交通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将有助于从驾驶人自身特性的角度出发对影响交通标志视认性的主要因素进行辨别和分析。 本文首先从交通标志属性、驾驶人属性以及道路交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交通标志视认性影响因素对标志视认性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影响因素作为后续研究的目标。通过室外实时驾驶实验和室内模拟实验,借助眼动仪获取了不同类型驾驶人在不同的交通环境下行驶时,对不同交通标志的眼部运动特征参数(注视次数、注视时间),并以此为基础定量化地研究了交通标志属性(颜色、形状、信息量、类型)、驾驶人属性(性别、年龄、驾龄)、交通环境属性(道路交通量、驾驶人对道路交通的熟悉程度)对交通标志视认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视线跟踪技术的交通标志视认性评价方法,以驾驶人实时驾驶时的眼部运动特征参数为评价指标和依据考察和评价交通标志的设计、设置方案。最后将基于视线跟踪技术的交通标志视认性评价方法应用于交通标志设计、设置的实例,以驾驶人对交通标志的注视次数、注视时间为纽带定量化地评价了交通标志设计、设置方案,并与已有的标志量化评价方法作出比较,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直观地、方便地对标志的设计和设置方案作出有效评价。
其他文献
星敏感器是实现飞行器惯性空间三轴姿态高精度测量的设备,具备高可靠性、轻小型化、低功耗等特点,已经成为天文导航中姿态测量精度最高的仪器,其精度水平的提升对我国空间技
目前,我国很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在重载重交通的作用下,出现了结构性的早期破坏现象,而国外提出的长寿命设计理念则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到40~50年以上。本文通过引进
航天器需要多种连接解锁装置来实现空间连接与解锁功能,这些装置一方面保证结构件在发射过程中可靠连接,另一方面,在入轨之后能够可靠解锁分离。包带连接结构在航天工程中具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产业,为生产部门提供运输服务,沟通生产和消费,是国民经济的流动载体,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公路货物运输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
光学成像系统存在衍射极限,源于携带高频信息的倏逝波衰减而无法参与成像。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s,SP)具有倏逝波耦合放大等性质,使得对倏逝波的操控和调节成为可能。随着
科技的日新月异让越来越多的智能电器走入寻常百姓家.2019年7月开始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实施导则》,使得废弃食物处理器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目前市场上
期刊
太阳辐射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具有深刻的影响。为了自身的长久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很早就开始对太阳辐射进行监测。对太阳辐射进行长期、不间断
一个电荷量的团簇离子,比如Ar+n.当团簇离子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时,由于平均每个原子携带的能量(~eV)根据超声膨胀原理,n(10—104)个气体原子可以绝热冷却后凝聚在一起形成团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