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脯氨酸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某些物化性质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和功能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在有机合成,电化学,萃取分离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手性离子液体因具有独特的手性特征,在不对称合成和对映体拆分等领域将具有更加诱人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有关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才刚刚起步,关于手性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与有机溶剂相互作用的研究甚少,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本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273019)资助课题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1.以天然的L-脯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酯化、烷基化、复分解反应等步骤合成了烷基对称型L-脯氨酸酯的碘化物、溴化物、硝酸盐、四氟硼酸盐、六氟磷酸盐等十四种新型手性离子液体。用1HNMR,13CNMR,IR,DSC,TG和旋光等技术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阳离子上烷基链的长度和阴离子的类型对手性离子液体的熔点、热分解温度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2.在298.15K用AntonPaarDMA60/602型数字密度计精确测定了碘化N,N-二甲基-L-脯氨酸乙酯手性离子液体+脂肪醇(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二元体系的密度,计算了这种手性离子液体在不同溶剂中的表观摩尔体积和标准偏摩尔体积,分析了手性离子液体的标准偏摩尔体积随脂肪醇分子碳链长度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手性离子液体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 3.在298.15K用DDS-307型电导率仪精确测定了N,N-二甲基-L-脯氨酸乙酯手性离子液体+脂肪醇体系的电导率,计算了手性离子液体在脂肪醇中的摩尔电导率和极限摩尔电导率,讨论了手性离子液体的极限摩尔电导率随醇溶剂的介电常数、粘度、碳链长度的变化关系,探讨了离子液体的阴离子与脂肪醇分子的氢键相互作用对溶液电导行为的影响。
其他文献
无孔聚合物微球作为快速分离蛋白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填料,自80年代出现以来已得到迅速发展。无孔型固定相最主要的特点是,消除了停滞流动相传质带来的峰加宽,提高了柱效及分
本论文对哌嗪桥联双芳氧基双铝烷基配合物和哌啶基甲基单芳氧基单、双金属铝烷基配合物在引发ε-己内酯(ε-CL)以及环氧环己烷(CHO)开环聚合体系中的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发现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双金属铝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要远远高于其单金属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双铝金属配合物在ε-CL和CHO开环聚合体系中存在协同效应,表现出1+1>2的优势。本论文通过酚、甲醛与哌嗪或哌啶的Mannich反应,制备了具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碳,碳-杂原子的成键反应一直是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而从基本的C–H键出发,实现各类的成键反应,是最直接、经济、高效和绿色的途径。近年来,温和条件下选择
生物矿化过程的研究给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利用有机物的自组装来控制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复杂多级结构的无机材料。某些聚合物,特别是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典型的表现是先有鼻痒,之后连续打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另外还可能有过敏性眼结膜炎(眼睛充血、流泪、奇痒),咽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