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钪扩散阴极的发射机理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钪扩散阴极(Scandia-doped Dispenser cathode,简称SDD阴极)以其低温大电流密度发射的优势,被誉为“下一代热阴极的主要代表”,在高功率高频率真空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含钪阴极发射机理尚没有给出确切解释,非正常肖特基效应为代表的特殊发射性质的原因尚不明确。本论文围绕浸渍型含钪扩散阴极(Scandia Doped Impregnated cathode,简称SDI阴极)的电流发射特性,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两方面对含钪阴极发射机理进行研究:利用SPS(SparkPlasma Sintering)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钪化合物的靶材并对阴极进行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简称PLD)覆膜;结合俄歇电子能谱(Auger ElectronSpectrometer,简称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简称XPS)等表面分析,探索了阴极激活过程的表面化学状态以及阴极发射机理;以Maxwell2D、comsol、Materials Studio模拟计算了阴极表面纳米粒子对局部电场的影响以及阴极逸出功和能态密度分布。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钪含量1.5wt%(重量百分比)的掺杂钨粉,经1500℃b(℃b代表亮度温度bright-temperature)的高温烧结制备了表面孔道分布均匀孔径均一的氧化钪掺杂钨海绵体,经1650℃b的高温浸渍获得浸渍量9%的含钪扩散阴极。阴极在850℃b时发射电流密度为19.17A/cm2。  成功制备了致密度较高、元素分布均匀的W-Sc2O3靶材和W-Re-Sc2O3靶材。亚微米W-Sc2O3粉末的SPS烧结,在1350℃即可致密化,远低于常规W粉烧结温度,靶的相对密度达96.4%、洛氏硬度为86.4HRC。加入Re元素的W-Re-Sc2O3粉体,粉体平均粒度50nm,在1150℃即可致密化。结果还表明,对吸附能力强、易于氧化的亚微米粉末,烧结前对粉末进行还原处理,并在800℃预烧,有助于减少因氧化钨挥发造成的孔隙,同时能在烧结峰形成、样品迅速收缩前,有效排除气体,有助于提高靶材致密性和硬度。  以W-Sc2O3、W-Ba3Sc4O9、W-Re-Sc2O3为靶材,以钨海绵体、钡钨阴极、含钪阴极为基体,采用PLD镀膜方法,制备了形貌良好、以W颗粒为中心的含钪薄膜。覆W-Ba3Sc4O9膜后的钨海绵体、钡钨阴极发射电流密度提高而含钪阴极发射性能不变,而覆W-Sc2O3膜含钪阴极激活时间延长至8h才能取得最大发射电流密度14.82 A/cm2,表明Ba3Sc4O9是有助阴极发射的活性物质,而Sc2O3直接镀膜无益于发射。覆W-Re-Sc2O3膜含铳阴极打火后发射电流密度急剧下降,经过4h的重新激活,发射至18.17A/cm2,接近打火前的状态。Re具有明显的细化晶粒的作用,有助于提高阴极表层活性物质与基体颗粒的接触面积和表面活化能,重新形成活性层,增强抗离子轰击能力。  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计算纯金属W、Ba-Sc-O-W的逸出功和电子能态密度,对阴极发射行为进行初步分析。模型引入Sc、Ba元素后,电子能态密度分布向费米能级移动,逸出固体表面所需克服的势垒降低,理查森逸出功从纯W的4.5eV到1.3eV,该结论展示了钪阴极低温大发射、低逸出功在物质微观结构上的理论依据。  利用同步辐射XPS方法研究了Ba-W阴极、含钪扩散阴极表面元素种类以及化学状态,分析含钪阴极激活过程中阴极表面元素化学位移。激活之前W以金属态和氧化态共同存在,经高温激活和寿命试验后,主成分已恢复为金属态,氧化峰消失。分别采用单原子层模型、Wright半导体模型、Maloney半导体模型结合考虑和不考虑肖特基效应,计算理论温度限制电流,并利用Longo发射方程加入空间电荷电流影响,理论Miram曲线计算结果显示,考虑肖特基效应的Wright半导体模型,与实测结果最接近。  激活后含钪扩散型阴极表面存在大量纳米小粒子,寿命试验结束后消失。利用Maxwell2D和Comsol模拟阴极表面突起的不同几何形状以及不同密度分布的小粒子,计算对局部电场的影响,基于半导体模型,计算电流密度的改变,对纳米粒子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几何突起的增加,半球、球形、h/d递增的球顶圆柱纳米粒子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均表现出对局部电场的增强,且与突起程度相关,最大局部场强154KV/cm,为均匀场的3.8倍,但不足以引发场致发射。大量纳米小粒子聚集将削弱局部电场增幅,模拟设置多个纳米粒子,场强增幅收敛到1.5倍,局部电流发射密度提升为1.4倍,对总发射电流密度的提高也有一定贡献。
其他文献
论文首先对课题研究背景进行了说明,并从点焊主回路、控制回路、点焊质量监控方法及模糊控制在焊接质量中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回顾了点焊质量控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该文第二章从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国内称涤纶)是一种应用广泛、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材料,近几十年来,涤纶的阻燃改性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该文合成了一种磷系阻燃剂中间体—苯膦
中性束注入器(NBI)内的真空环境是影响弧流品质与束传输效率的极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寻求经济而高效的真空获得途径以提高NBI内的真空品质是中性束注入器研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核
学位
该文用脉冲辉光放电方法,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包括沉积时间、气氛、气压、和辉光放电电压等参数,沉积了不同的类金刚石碳(Diamind-likecarbon,orDLC)膜,并对DLC膜的基本性质进
从零开始紧急"跨界"转产口罩机、防护服,发力医疗废弃物处置"隐形战场",研发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依托5G网络远程诊疗,北斗为"抗疫"大军指路,云防疫,云办公,云检测……这一系
期刊
该论文详细介绍了有机硅的发展简史、有机硅的分类、特性及其应用,阐明了聚硅氧烷与有机高分子结合的目的和结合的方式,回顾了乳液聚合技术的发展及有机硅乳液的研究进展,综
学位
该文对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低阻接触材料的CoSi和NiSi薄膜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CoSi薄膜在Si(100)衬底上的外延生长、CoSi薄膜的应力研究以及NiSi薄膜热稳定性的研究.通
该文研究工作包括1500MPa级合金结构钢的基础研究、计算机在合金结构钢中的应用以及合金结构钢的生产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在1500MPa级合金结构钢的基础研究方面,着重进行了利
聚焦江苏:一男子在路上开着开着车辆自燃成了火球rn疫情延长了假期,很多4S店也没有开工,一些人就忽视了对车子的养护.有的人复工后,车子点火就上路了,也不检查检查这很久没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