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1949年到1956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私营图书出版、发行业进行改造的过程。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出版史和党史两方面回顾了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而阐明了论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党领导的图书出版事业历史回顾与国营出版体系的建立,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解放战争期间领导下的图书出版事业的历史脉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就十分重视图书出版事业,其特点是不以出版为赢利手段,而是进行革命理论宣传的工具。出版了大量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干部读物。到解放战争时期,在每个解放区都建立了编辑出版机构,经营规模快速增长,从经营上也逐渐由补贴向自给自足和企业化发展,但是存在着各自为战,不相统属的不足。建国前后,将全党的出版发行工作统一集中起来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学习、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几次调整,逐渐建立起编辑、印刷、发行各自独立又统一于出版总署领导的国营出版体系。第二章公私兼顾原则下对私营出版业的扶植,主要介绍建国前后党对私营出版业的基本方针,以及党对私营出版业进行扶植的原因、措施。建国初期,国营出版事业实力弱小,无论是出版还是印刷发行,都难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在《共同纲领》和公私兼顾精神的指导下,对私营出版业采取了联合经营的办法。1950年4月,中央出台了《关于领导私营出版业的方针问题》的决议,指出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大力扶助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的私营出版业,在国营出版事业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基础上,提出了逐步走向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的目标。中央既通过统战策略对私营出版业的骨干进行宣传教育,又采取公私合营、联合经营、改进发行渠道与私营出版社的关系等一系列措施,对私营出版业加以扶植。但是,“总原则应以国营事业处领导地位,民营出版业及印刷业应在党领导之下。”第三章对私营出版业的局部整顿,主要展现从1951年到1953年间,对私营出版业加以规范整顿的步骤和方法,以及私营出版业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情况。党和国家对私营出版业的扶植和帮助,不仅使商务、中华等老牌私营出版业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