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肃州方言语音实验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e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肃州方言属兰银官话河西片,本文从声学角度对肃州方言的辅音声母、元音及鼻音韵母和单字调及双字调进行分析,考察肃州方言的声学特征。肃州方言中送气塞音的VOT大于不送气塞音的VOT,塞音声母无论送气与否,舌尖中塞音的VOT值总大于舌根塞音。不送气塞音Gap要大于送气塞音,Gap与VOT成互补关系。无论送气与否,舌尖中塞音的Gap值最大。塞音都在松音区,在格局图上呈左右两个聚合。擦音声母时长较长,除舌尖前清擦音[s]无对应部位的浊擦音外,其余则根据唇齿、舌尖后、舌面前、舌根四个发音部位有清浊的对立。从格局图的左中到右下反映了清擦音不同发音生理状态呈现地由柔性摩擦到刚性摩擦的变化,从格局图的左下到右上反映了浊擦音由柔性摩擦到刚性摩擦的变化。塞擦音的强频集中区的位置比擦音高,离散度比擦音低。在塞擦音声学格局图中,越靠横轴左侧,其塞音性质越强。舌尖后不送气塞擦音[t?]在最左,塞音性质最强。纵轴数值越大表明除阻后声道收紧处摩擦缝隙越狭窄,湍流噪声越多。[t?h]、[?]、[t?]在发音过程中形成的摩擦缝隙较窄,有较多的湍流噪声。鼻音和边音的时长浮动范围大约在40ms上下,容易受到后接元音及共鸣腔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证实在肃州方言中(?)可以单列为一个鼻音声母。韵母F1与舌位高低成正比。舌位越高,F1越低;舌位越低,F1越高。[i]、[y]、[u]的舌位最高,F1最低;[a]的舌位最低,F1最高。F2与舌位前后成反比。舌位越前,F2越高;舌位越后,F2越低。[i]、[y]、[?]的舌位靠前,F2较高;[u]、[?]的舌位靠后,F2较低。在单韵母声学元音图中,[i]、[u]、[a]构成了一个以[a]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其他元音分布在这个三角形范围内。复韵母和鼻韵母舌位前后高低的变化清晰地反映在共振峰模式图中。高元音之间舌位变化幅度小;高低、前后元音变化过程中,舌位变化幅度大。舌位降低,F1共振峰曲线上升。舌位后移,F2共振峰曲线下降。肃州方言单字调为阴平44,阳平上51,去声324。不同性别、年龄的对比结果为调型调值均相同,单字调相对时长排序都为:去声>阴平>阳平上。双字调中,阴平有极强的稳定性;去声作为后字调值较为稳定,同时会由曲折调变为中升调;阳平上的变化最为灵活。通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进行了双字调的对比研究,总结了双字调式。双字调无论男女中青,后字时长均长于前字时长。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实例,针对人字闸门启闭机选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及探讨,以供参考;
在物理、化学、生物及工程等领域中,许多问题的动力学方程都可以约化为高维非线性系统。由于高维非线性系统具有更复杂、更丰富的动力学性质,其研究难度比线性系统以及低维的
文章研究了利用三七绒根栽培白参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的效果。结果显示,培养料中添加少量的三七绒根可以促进白参菌菌丝生长并少量提高白参菌子实体产量。对三七皂
宇宙射线是来自于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会与大气中的氮、氧、氢等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次级粒子,这种现象即为广延大气簇射。这些次级粒子在穿
自古以来人们纠缠于经或史的阐释都偏离了《春秋》的文本性质。《春秋》本是鲁国史官向先祖通报世间消息的文本,是献给先公神灵的"庙报",也是宗庙告祭仪式的记录。但并不是所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我国逐渐步入休闲旅游消费时代。然而,我国休闲旅游产品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人们对休闲旅游产品日益增长的强劲需求。本文首
目的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简称MALDI-TOF MS)联合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
本报告是关于《拿索斯的故事》翻译项目而形成的翻译报告。这本书的作者尼古拉斯·索姆斯,是一名报道古典音乐和柔道的专业记者。《拿索斯的故事》介绍了古典音乐唱片行业不
MATLAB工具箱中具有丰富的图像恢复函数,对函数的应用和开发是提高数字图像恢复质量的有效途径。基于对维纳滤波恢复的实验研究,分析其效果和特点,可知:在环氧沥青混合料试件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交往关系。人际交往往往又受其国家文化的影响。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