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 nlein purpura,HSP)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时期最常见。虽其病程具有自限性,但是在重症患者的急性血管炎症期,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皮肤皮疹坏死感染、全身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肿痛使活动受限、剧烈腹痛、消化道出血、肠套叠、肾功能衰竭、DIC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药物治疗虽然能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但对于重症HSP患儿在“免疫风暴期”产生的大量炎症介质形成的高峰期,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减低,即使“冲击疗法”也不能及时缓解病情,阻止病情继续恶化。血液灌流可以迅速吸附清除血液中的炎症介质,通过“削峰”,使HSP患儿血中炎症介质浓度下降,药物浓度相对增加,增高机体的“药物敏感性”,为后续的药物治疗奠定了基础,从而达到及时控制病情的疗效。本文即通过观察临床HSP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液指标,从而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儿童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应用。方法选取6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住院HSP患儿,将其按照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及意愿分为常规组和灌流组,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如有细菌或病毒感染,予以抗生素和/或抗病毒药物抗感染治疗,并积极检查出致敏原使HSP患儿避免接触,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炎、H2受体阻滞剂、钙剂、抗凝、改善血管通透性等对症支持治疗,灌流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并在治疗第二天采取两组患儿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液,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及血液指标如IgA、CRP、TNF-α、IL-6的变化,从而分析血液灌流治疗儿童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常规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IgA、IL-6、TNF-α、CRP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常规组药物治疗可能通过抑制IgA、IL-6、TNF-α、CRP等炎症因子的生成,使HSP患儿血液中的浓度下降,从而缓解病情;2.灌流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IgA、IL-6、TNF-α、CRP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液灌流可能通过吸附作用直接使患儿血液中IgA、IL-6、TNF-α、CRP等炎症因子的浓度下降,从而缓解病情;3.灌流组患儿血液指标在相同时间段内下降的幅度与常规组患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液灌流通过吸附作用较药物治疗更快地使HSP患儿血液中IgA、IL-6、TNF-α、CRP等炎症因子浓度下降,从而快速缓解病情;4.血液灌流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的天数与常规组患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血液灌流可较药物治疗更快地缓解HSP患儿的病情,缩短疗程,缓解患儿的痛苦。结论1.血液灌流联合药物治疗,不仅能快速吸附清除重症患儿血液中大量的炎症介质,调节机体的免疫紊乱,而且能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并保护机体的组织器官避免继续受到损伤,从而快速缓解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我们推荐作为抢救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挽救患儿生命的重要手段;2.血液灌流吸附血液中的炎症介质:IL-6、TNF-α、IgA、CRP,可能是其治疗重症患儿的机理,与药物联用,能相对提高了“药物敏感性”,为后继的药物治疗奠定了基础。3.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比较,更为经济、方便、安全,故我们推荐将血液灌流替代血浆置换,作为抢救重症患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