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赖声川“悲喜剧”创作手法的舞台魅力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悲喜剧”的基本特征则是在一出戏里面兼有悲剧性和喜剧性,在这出戏中既可以有悲剧元素,又可以摄入喜剧色彩,它们所产生的效果是两者的融合体。从题材方面,也不再受悲剧题材或是喜剧题材的限制。在剧作风格方面也更强调于人物和情节的真实性。(赖声川2011)————赖声川《暗恋桃花源》是时代的产物。导演赖声川是活在那个时代里的人,他将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正经历着的社会现状全部合拢在一起,再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有了《暗恋桃花源》,成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暗恋桃花源》从1986年首演后,至今三十多年,剧作历经多次翻演,曾改成电影版上映,也曾与歌仔戏、越剧结合展现了别种风貌,但无论是在何地或是何种形式的演出都能吸引如潮的观众。现今《暗恋桃花源》仍在各地剧场中散发着奇特的光芒,持续改版、继续搬演中。这是一出怎样的戏?又有着如何的魔力得以吸引众多观众不断地涌入剧场?是因为戏中戏的新颖?或是人们可以在剧场、在故事中或多或少的找到自己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情感共鸣?还是因为悲剧与喜剧共同出现在同一舞台上的奇妙效应?我很好奇,它的成功到底意味着些什么?代表着些什么?又源于什么?由此,怀揣着疑问,开始了对赖声川导演以及它的“悲喜剧”创作手法的追朔之旅。本论文从对赖声川导演的个人学习及创作经历入手,以他对传统戏剧的颠覆精神与表演形式的创新为依据,结合《暗恋桃花源》的发想、创意、背景,探讨关于《暗恋桃花源》的主题与意义,再将历史上悲剧与喜剧、当代悲喜剧的理论概述作为根基,据以析论出《暗恋桃花源》的“悲喜剧”创作手法、以及它所呈现的舞台魅力。《暗恋桃花源》的舞台演出,是藉由现代悲剧《暗恋》、古装喜剧《桃花源》,这两个故事拼贴而成,在故事中衍生出冲突、反差、并置的情节。两剧各自对爱情、婚姻及人生有不同演绎,最后形成互补互足,相辅相成之《暗恋桃花源》。这是如此一部古典与现代、离别与错过、写实与浪漫、过去与现在、时代与个人、真实与幻境、悲剧与喜剧相互纠缠又相互衬托的经典舞台剧。本论文还将着重探讨剧中庄严、诙谐成分,以及如何完成悲剧与喜剧之内涵,从而引申出赖声川“悲喜剧”创作手法的舞台魅力。
其他文献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园林景观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象征,在园林景观绿化过程中,加强造价管理,优化造价水平,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全面优化
随着国家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改革既要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又能支持“三农”,满足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有效资金需求,这一目标已变得越来越清晰。深入研
韩国声称“基于国家利益”作出同意“萨德”入韩决定。这个轻率的决定,将对其国家利益造成多重负面影响。$$长期以来,韩国对自身的战略地位一直有着比较清醒的认知,在复杂的东北
报纸
针对变电站内高压开关柜工作过程中的内部温度监测问题,开发了一套全新的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通过在开关柜内安装测温以及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实现了对母线接触头温度的实时监
阐述小地老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结合昭阳区21年对本区域小地老虎的监测情况,发生程度与迁入雌雄蛾数量、温湿度等因素,发现其消长规律,辅以田间调查,掌握虫情变化,提出诱捕
对比研究不同萃取体系下硝酸-磷酸混合溶液中钨的萃取-反萃行为,从萃取效率、分相程度及反萃效率等方面考虑选取仲碳伯胺萃取剂N(1923)作为钨的萃取剂,系统研究N(1923)对钨的萃取
<正>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与肥胖外科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4月22日在上海成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微创外科主任郑成竹教授当选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通识教育是普通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它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包括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知识在内的非专业性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