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情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form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通常影响粮食存储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有粮食的温度、湿度以及水分等。为确保粮食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其损失,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掌握粮库中各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对粮食的存储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防止因温湿度等因素导致粮食发热和霉变等问题的发生。目前的粮情监测系统,一般是通过电源电缆、有线电缆将上位机、主机和测控分机等连接起来构成的系统,采用有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并且使用电缆为系统节点供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有线数据传输中需要大量的电缆,布线非常复杂,大量分布的电缆也给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有可能出现电路老化、短路、断线等问题。因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粮情无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由监测中心、通讯主机、测控分机、数据采集模块和3G无线通信模块组成,完成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确定了一种无线数据汇聚传输方式,采用无线射频模块Si4432,具有组网灵活、布线方便、成本低廉以及功耗低等优点。现场采集到的数据经分机汇聚在主机SD卡中进行储存,利用独立无线频段进行数据汇聚,当一个分机所辖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汇聚受到影响,对其它分机没有影响,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并且可以实现节点的动态加入。(2)为了满足系统对低功耗的要求,数据采集模块各节点使用锂电池供电,采用时间分割策略与唤醒机制,分机定时唤醒所辖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按照时间队列进行数据采集、回传,整个系统处于低功耗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设计了3G无线通信模块,并应用到粮情无线监测系统中,3G网络具有覆盖率广、稳定性高和数据传输速率快等特点。3G模块连接在主机上,主机SD卡中的数据通过RS232串口传送至3G模块,3G模块将数据转换成UDP数据包,通过3G网络接入Internet,并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监测中心的管理人员可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从而获取粮库中的粮情信息。此方式缩减了粮情的管理人员,提高了粮情的管理效率,实现了粮情信息的异地共享,基本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4)本文研究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介绍了信息融合原理和过程,并应用到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中,运用D-S证据理论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最终得到对粮情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
其他文献
多媒体技术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但有限的带宽一直是其广泛应用的瓶颈,随之而出现的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成为重大的突破口,性能出众的MPEG-4是视频编解码标准的优秀代
容滞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s, DTN)是由传统移动自组织网络演变而来的一种网络。在该种网络体系下,由于缺乏基础通信设施的支持,节点位置的移动、网络资源的限制以及拓
为了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满足数据传输速率日益增长的需求,认知无线电(CR)系统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宽带认知无线电系统,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非连续频段
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对网络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并且随着针对网络层和传输层DDOS攻击的检测技术日趋完善以及应用层的服务越来越复杂,产生
现代视频技术在向数字化、高清晰化、立体化发展。立体视频技术是当今视频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相对于传统的二维视频,立体视频增加了景物的深度信息,因而增加了视觉的
卫星遥感传感器获取的部分遥感图像由于气候的原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云覆盖,大大降低了遥感图像的利用率、影响其后期处理和应用。对此类遥感图像进行云层去除,能有效提高卫星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近场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广,作为近场测量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矩形开口波导探头的性能对系统的测量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外相关机构已经具备了对Ka波
密码协议(Cryptographic Protocols)作为保证电子通信安全的基础模块,是密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密码算法的基础上,密码协议为实际系统安全性方面的应用需求提供实现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覆盖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支持多种接入模式的移动终端,用户面临着如何针对不同业务选择适当网络接口的问题,同时无线用户和业务量的增
随着近年来3G技术的成熟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化、嵌入式的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安防监控、电视机顶盒、家庭多媒体服务器、数字电视、视频电话、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