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壮族文化的大学课程之生成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yb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承民族文化是民族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得到重视。这既跟当前民族文化逐渐“稀释”的大潮流有关,又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文化自觉”和教育自觉的缺失有重大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以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及二者之内部命运关系的重建为基本目的,试图对“民族文化与大学教育融合”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此所谓“深入”,首先体现为具体化的“融入壮族文化的大学课程之生成研究”,进而体现为全文贯穿的“广西民族大学艺术专业课程”实例分析。文章整体文风体现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融合性论述,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递进式探讨: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缘起、目的、意义和方法,重点解释核心概念和有关理论基础。第一章,研究现状。根据研究的主题,分别从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一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研究;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课程的研究;三是民族文化和大学课程的研究;四是壮族文化与课程的研究。第二章,主要对壮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现状、必要性、可能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广西民族大学艺术专业课程融入壮族文化的现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殊性、壮族文化面临的挑战、民族特色课程现状、地方适切性人才培养及国家公民培育的要求分析其必要性;可能性主要从学校外部条件、学校内部条件、大学生认知条件和壮族文化自身条件分析,影响因素分为历史的、主观的和现实客观实践的。第三章,融入壮族文化的大学课程生成之基本原理。将壮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并不是随意的、偶然的,而是有章可循的,务必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同时还要准确把握壮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维度。第四章,融入壮族文化的大学课程生成之基本思路。即如何将壮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并非所有的壮族文化都适合融入大学课程,所融入的壮族文化内容必须符合大学课程的高深性、专业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否则就会降低了大学课程和大学教学的要求,在充分认识大学课程的特征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组织形式等方面展开研究,最后探讨建立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保障机制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三维成像系统获取同年龄段正常青少年与唐氏综合征青少年的面部特征,建立正常青少年人脸数据库,将唐氏综合征青少年人脸模型与正常青少年三维人脸库进行比对,获得人
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的色彩课是大一新生正式接触专业前所必修的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新生通过学习能够初步掌握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实际应用。并能快速地进入专业学习的角色。
目的:考察生活事件、自尊、自我控制与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自尊与自我控制在生活事件与攻击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Rosenber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河道采砂管理模式构建对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河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河道采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必要性出发,在详细总结河道采砂现状
数字化仪能够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并对采集到的数字信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是时域和频域测试中应用广泛的测试仪器之一。LXI集中了GPIB的易用性、VXI的高性能和小尺寸以及以太网
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得到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综合评价值。以此为基础,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产业结构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居民令后要想养宠物狗,恐怕得先经过一项类似于考驾照的考试。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目标。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应突出价值的引领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践体验,推崇深
通过对比中温含铜取向硅钢与普通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织构特征,分析中温含铜取向硅钢独特的织构演变规律及其对二次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获得有利于
开海思想是一种反对海禁政策,主张开海、允许私人海上贸易合法化的观点和主张,盛行于明代中后期原籍为闽、浙、粤或任职于这三地的官员群体之中。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一反宋元时期对海洋的重视和发展,厉行“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除官方认可的朝贡制度以外,任何参与海上活动的行为都将受到明代政府残酷的刑罚制裁。但沿海地区人多地少,滨海民众大多以海为田,以谋生计。政府厉行海禁,禁止私人出海,官方控制下的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