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oxian198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机尾气在大气颗粒物污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柴油机较差的排放特性已经成为柴油机进一步广泛应用的瓶颈。微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颗粒物后处理装置,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限于DPF的工作原理,DPF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内部积累的颗粒物会使得DPF的通流面积减小,进而增大排气背压,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清除其内部的颗粒物,也就是要对DPF进行再生。DPF再生技术是目前DPF应用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本文在分析DPF的重难点问题的基础上,从再生时机判断入手,选择了对发动机原排的颗粒物质量进行建模的方法,将平均值建模思想引入建模过程,简化了颗粒物排放估计过程。然后对DPF捕集机理和压降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DPF捕集效率和压降特性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分析,重点分析了捕集效率与微粒粒径的关系和DPF壁面微孔直径对DPF捕集效率的影响。另外,本文建立并校准了DPF的一维GT-POWER模型,对DPF的捕集效率和压降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此模型与前述DPF捕集效率模型不同,它是从宏观上对DPF捕集效率进行研究的。最后本文对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和DPF温升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DOC和DPF温升模型,该模型从DOC和DPF的能量守恒入手,仿真分析了DOC和DPF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喷油策略和补气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再生造成的二次污染和再生能耗。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使用中的可能情况,制定了合理的DPF喷油助燃再生控制策略,为解决DPF再生问题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新型精微驱动超声电机(UltrasonicMotor,简称USM),作为一种典型的振动利用工程产品,其研究及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得以迅速发展。USM的研究和试制涉及机械振动和波动、摩擦学、材料
猪肉制品作为我国消费者的重要食品之一,然而在近几年中频繁出现的猪肉制品安全事故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恐慌,因此对猪肉制品安全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手从猪肉制品质
大型机械设备大多在非平衡与重载条件下工作,且工作环境相当恶劣,因此,轴承是最易损坏的零部件之一。与其他零件的寿命情况相比,滚动轴承寿命的离散性很大,进行轴承故障诊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