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热管启动和传热极限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多种工况下振荡热管的启动和传热极限特性。在启动研究方面,本文提出真、假启动点的概念,真启动点是振荡热管进入稳定运行的标志,并以此划分了温度突变型、温度渐变型和平稳过渡型三种不同的启动类型。研究发现,加热功率对启动类型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低加热功率条件下,温度突变型的启动现象比较常见,中高功率时,则以温度渐变型为主,而在加热功率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平稳过渡型;存在最佳倾角,振荡热管在该倾角位置时的启动时间最短,在本实验中,最佳启动倾角为45°角;最小启动功率随着充液率的增加而增大,但增长的幅度较缓;工质为丙酮时,振荡热管更易于启动。在传热极限研究方面,本文提出了整体干涸型和局部干涸型两种可能的极限类型。在整体干涸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极限现象:①各管加热段的温度一直急剧上升,绝热段和冷却段的温度波动变缓;②各管加热段温度突然急剧上升,但很快又出现波动,且频率降低、振幅增大。在局部干涸型中同样存在两种不同的极限现象:①一根管的加热段温度急剧上升,相邻管的加热段温度出现大幅度的波动;②相邻两管加热段的温度交替大幅度的波动,传热极限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研究发现,传热极限随着倾角、充液率的增加而增大;在水平加热的情况下,热管工质为水时的传热极限低于工质为丙酮时的传热极限,而其它角度时,前者的传热极限却高于后者。本文还发现,振荡热管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传热恶化的自我修复和工作温度随加热功率的增大而持续上升等现象。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振荡热管的快速平稳启动和安全有效运行,为深入研究热管的稳定运行条件打下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乳酸菌是益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重要生理功能。乳酸菌在体内定植是发挥益生功能的前提,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有助于其在宿主
富氧燃烧(O_2/CO_2)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可行性和最容易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燃煤电厂大规模碳减排技术之一,因而引起了广泛研究。许多学者研究发现:相比O_2/N2气氛,煤粉在同样O_2浓度的O_2/CO_2气氛会出现着火延迟,并归因于CO_2相较N2的较高比热容。然而除了比热容外,CO_2与N2的其他物理属性(比如扩散特性和辐射特性等)也有很大不同,并且CO_2的化学属性相比N2活泼,会参与着火过程的
硫化碱(Na2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粉还原芒硝法是工业生产硫化碱的主要方法,占硫化碱总产量的95%以上。然而,硫化碱的传统生产工艺具有很大的缺陷。随着我国对化工产业中
发色剂是我国传统肉腌制品及肉制品加工中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之一,具有发色、抑菌、和呈味的作用,但其被人体摄入后会转化成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为此,添加
空冷凝汽器是发电厂冷端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其工作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机组能否安全经济运行。本文以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空冷单元的物理数学模型。使用FLUENT软件对空冷单元进行模拟,并提出了对空冷单元模型进行优化改进,采用分块划分的方法模拟空冷单元的流场,分析了优化后对单元流场的改善。并考察了环境风速、风向等因素对空冷单元流场特性的影响程度。本文又针对直接空冷系统迎峰度夏中在空冷散热器
通过自然干燥对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显示成型燃料内部水分与外部环境水汽平衡所需时间约为3~4天,环境湿度的减小并未对其再次平衡耗费的时间产生明显影响;成型
制粉系统作为燃煤电厂机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系统,它的安全经济运行直接决定着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其中,球磨机作为中储式制粉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具有运行可靠、维
卵白蛋白是蛋清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其结构性质均己研究得非常清楚,但是关于卵白蛋白的生物活性却研究甚少。本试验研究鸭蛋清卵白蛋白的提取和水解工艺,并观察卵白蛋白水解物对小
随着发动机测试技术的发展,传统发动机台架已无法满足发动机性能测试的要求。本文在调查研究国内外发动机动态测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发动机动态综合试验系统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