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产科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寻找对术后患者的产科结局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为术后患者的生育管理和孕产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首次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宫腔粘连程度符合美国生殖学会(AFS)分类标准的中、重度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第一次宫腔镜检查中,宫腔粘连程度根据美国生殖学会(AFS)分类标准,符合中、重度宫腔粘连(AFS评分≥5分);年龄<40岁;有生育要求者;术前病史记录完整,包括既往妊娠史、月经改变情况、既往孕产史、宫腔操作史及外科手术史等;妊娠结局为术后的第一次妊娠。本组研究的患者均在静脉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宫腔镜直视下微型剪刀锐性机械性分离粘连,有子宫穿孔的高风险时进行超声监护下操作。术后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和雌孕激素序贯人工周期常规辅助治疗,进行常规二次宫腔镜探查,术后一定时间后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对TCRA的并发症,二次复查距上次手术的时距,手术时行AFS(美国生殖学会)分类评分、评级以及ESGE(欧洲妇科内镜学会)分类评级,分离宫腔粘连的次数,手术中预防粘连的方法,宫腔解剖结构的恢复情况,术后妊娠的方式,妊娠距末次手术的时间,分娩时间及分娩时的情况,不良妊娠情况,围产期的并发症等的记录。所收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计数变量应用t检验、分类变量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均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截止至2018年3月5日,共有165位患者纳入研究。患者的年龄在20-39岁之间,均值为30.47±4.118岁。随访时限为12-48月,均值为31.19±9.467月。将妊娠结局分为足月产、早产、晚期流产、早期流产、异位妊娠、妊娠中及未孕。各组之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其中获得足月产78例,早产7例,晚期流产5例,早期流产22例,异位妊娠4例,妊娠中7例,未孕42例。根据是否获得活产将患者分成获得活产结局(85例)和不良妊娠结局(31例)。临床妊娠数123例,占样本总数的74.8%,活产率53.8%。有明确产科结局患者中分娩率为73.3%(85/116),妊娠丢失率为26.7%(31/116)。85例有效妊娠中明确分娩方式者71例,其中剖宫产分娩者44例,顺产分娩者27例;有产科并发症33例,其中胎盘粘连15例(其中2例胎盘粘连合并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7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5例,产后出血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例,前置胎盘1例,羊水过少1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2例(其中1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双胎3例,臀位1例。在流产中3例为胎儿畸形终止妊娠。2、在妊娠与非妊娠组之间,患者既往的产次及ESGE(欧洲妇科内镜学会)评级、妊娠方式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年龄、孕次、粘连分离次数、既往宫腔操作次数、宫腔粘连类型、AFS(美国生育学会)评级、复查期限、妊娠距手术时间、粘连范围、月经模式、防粘连方式,p值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无差异。3、在活产与未活产组的产科结局之间,AFS评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年龄、产次、粘连分离次数、既往宫腔操作次数、宫腔粘连类型、ESGE(欧洲妇科内镜学会)评级、妊娠方式、防粘连方式、妊娠距手术时间、粘连范围、月经模式,p值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无差异。4、在获得活产组中,发生胎盘因素产科并发症的因素统计学分析时,发现术前月经模式、粘连累计范围、粘连分离次数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宫腔镜下冷刀锐性粘连分离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术后患者的生育几率,改善产科结局。宫腔粘连分离术对患者的子宫腔容受性的改善有效;宫腔粘连严重程度不仅对胚胎的着床有危害,还对胚胎及胎儿的生长及发育有影响。宫腔粘连越严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越高。宫腔粘连的严重程度增加粘连分离术后并发胎盘因素的产科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