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QTL的精细定位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中国南方水稻上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控制病害流行、减少生产损失,开发和利用水稻本身的抗病性,培育抗病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病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3个控制水稻细条病抗性的QTL进行了精细定位。主要结果如下: (1) 构建了3号染色体短臂上目标区段的区域连锁图,并定位到qBlsr3d。在RM231和RM7之间添加RM523、RM569、MRG2807.
其他文献
在淀粉合成的最后阶段涉及到三个关键酶,分别是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1(SBE1)和淀粉分支酶3(SBE3)。这三个酶主要由三个基因控制,分别为Wx基因,Sbe1基因和Sbe3基因。本试验利用了两个群体,一个以籼稻品种南京11和粳稻品种巴利拉为亲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和一个以苏御糯和桂朝2号为亲本构建的近等基因系群体(NIL),来研究Wx基因,Sbe1基因和Sbe3基因与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纤维品质都受到黄萎病的严重影响。棉花黄萎病主要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土传的维管束病害,因此棉花抗黄萎病的机制研究成为棉花抗病育种的关键。本研究以棉花D基因组序列为基础,筛选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并进行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分析已构建的黄萎病菌胁迫下的海岛棉转录组数据库信息和Real-time PCR结果,筛选并克隆抗病相关基因WRKY46。本研究对WRKY4
油菜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四川省绵阳市是油菜生产和加工的重要基地,普及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户和油菜加工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从而产生更大的比较优势。农业信息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共识,农业专家系统的普及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技术含量。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专用的油菜栽培专家咨询系统,有助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并分析、整理大量油菜生产技术资料
为了更好的在广西开展高油玉米的育种工作,为广西发展高油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分别于2001年、2002年对区外引进的10个高油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试种和观察,研究了它们的生态适应性、栽培措施与籽粒含油率的关系等问题。结果如下: 1、引进的高油玉米杂交种在我区桂南均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适合我区桂南大部分地区种植。但高油玉米引入我区种植后,由于受到南方高温气候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