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脑脊液循环障碍的微侵袭治疗策略初探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先天性脑脊液循环障碍的微侵袭治疗策略以及神经内镜技术在微侵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0月先天性脑脊液循环障碍7例,CT或MR表现为单侧脑室扩大1例,双侧脑室及三脑室扩大4例,全部脑室扩大1例,单纯后颅窝巨大囊肿1例。术前按脑脊液循环障碍的梗阻部位分类:单纯室间孔梗阻1例,单纯中脑导水管梗阻2例,中脑导水管梗阻合并V-P管堵塞1例,中脑导水管梗阻合并Chiari畸形1例,第四脑室出口梗阻合并Dandy-Walker畸形1例,后颅窝囊肿下端梗阻合并Dandy-Walker畸形1例。针对不同的梗阻部位和每一例先天颅脑畸形的不同特征,分析其脑积水的成因,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采用神经内镜技术进行造瘘或内镜辅助显微镜完成微创手术。结果:本组全部病例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经抗感染后治愈,其余6例无明显并发症。随访15~25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持续改善。影像学(MR或CT)随访结果:全部病例脑脊液的流动性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原脑室或囊肿腔的扩张程度6例较术前缩小,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1、先天性脑脊液循环障碍临床少见,病理机制复杂,需根据影像学资料详细分析,遵循微侵袭理念,个性化设计手术方案,尽可能使脑脊液的流动符合生理状态;2、神经内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微侵袭治疗手段或辅助治疗手段,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在先天性脑脊液循环障碍的治疗中优势明显,尤其是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对某些复杂类型的脑积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比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各地的口音,提出英美国家口音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中国人在学英语时遇到的口音干扰对英语口语的影响。
模型制作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实践性课程之一。笔者根据模型制作课程的实际作用,提出本课程的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形态塑造能力的提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
从世界重载运输技术的进步趋势来看,尽可能提高轴重,充分利用现有站线长度,已逐渐成为今后重载运输的主流方向。在重载运输方面,澳大利亚采用重要技术措施也是提高货车轴重,
目的:肝移植作为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手术方法已然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并接受,肝移植手术外科技术日渐成熟,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的变成一种常规手术,尽管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实施表面麻醉的气管插管的制作和临床应用。制作方法:我们增加了一根向声门下注药的导管,与气囊的注气管在同一个凹槽内下行,在套囊的近端设一排出药孔,局麻药注入时,呈
<正> 脑脊液(CSF)检查对准确诊断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当腰穿有损伤时,周围血液常与CSF相混,为了解CSF中血液污染前实际白细胞数,作者推荐下列公式: W=WBC_f-[(WBC_b
期刊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骰骨病变的MRI及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不同类型的足部病变患者的MRI、X线资料,其中DF组54例,非DF组70例,观察两组患者骰骨信号改变、单纯骨
近年来,很多医院设立了VIP诊室,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高质量服务,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诊疗服务需求。论文针对某辅助生殖医院VIP诊室的护理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实现了诊室的VIP
目的:探讨临床上后纵韧带切除和保留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适应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6月-2013年12月湖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诱导对CPB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气管内插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CPB下行房、室缺修补术患儿8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1~5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