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屠场》的叙事手法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尔特·冯尼格是上世纪最受欢迎的黑色幽默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为《五号屠场》。作品运用虚构的麦多尔星球人的观点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累斯顿大轰炸,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现实。小说的结构安排没有遵循年代顺序的原则,情节之间也没有连贯性。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冯尼格《五号屠场》中的叙事特点进行了分析。 首先,本文分析了小说的叙述者,确切的说是两个叙述者。由于叙述者的叙事角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因此分析作品如何及为何要颠覆传统概念的叙述方式则有重要意义。作品独特的叙述视角给原认为《五号屠场》是一部传统反战小说的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后,本文探讨了“重复”这一写作手法在《五号屠场》中的运用。重复手法的运用贯穿了整部作品,为原本无序的小说情节建立了有机的连接。 最后,本文分析了《五号屠场》中非线性叙述手法的运用。该小说的情节间没有关联,每章内都出现了多次的时间跳跃。小说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没有悬念、没有起因也没有结果。在《五号屠场》中冯尼格放弃了传统的小说形式。他认为传统的小说形式拘泥于因果关系、时间空间关系的限制,而这些限制正是他试图摆脱的。冯尼格不想为读者讲述德累斯顿大屠杀的过程。叙述的目的是将事件表述清楚,但是对于一场大屠杀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清楚可言。
其他文献
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发展以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学习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和独特性。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容易,更快速,更有效,所采取的具
该文探讨作者玛丽·雪莱通过《弗兰肯斯坦》阐述得出的关于十九世纪早期中产阶段家庭价值观念方面的观点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她一方面赞成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关于家庭每个成员应
江西省玉山县政协编辑的《奇石观止》一书,已由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为主题,收集了分布在全县500多幅奇石怪
英国的19世纪是一个各种巨大变化层出不穷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英国小说对于英国文学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乔治·爱略特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国内外学者对她的评价很高,但是从
《看不见的人》是艾立森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到他去世时留给世人的唯一部长篇小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就是作者本人思想走向成熟的真实写照.艾立森的种
介绍FX2N系列PLC的通信协议,利用VisualC++实现了单台上位机与多台FX2N系列PLC的通信,并能实时监控PLC的运行.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f FX2N
语言迁移研究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Taylor等前人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比中、高级阶段更依赖于母语。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
生物质的发展动向在液体方面是液体燃料(主要指生物柴油),在化学品方面是替代石油基产品,主要为生物塑料(或称生物高分子)。生物柴油发展到后来,大家把眼光投向了纤维素;生物
期刊
爱·摩·福斯特最著名的小说《印度之行》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它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把主题主要锁定在探讨关于阻碍人类"连结"的种族冲突问题.该文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角